李公遇仙,狐何以得也?

紀曉嵐說:獻縣令明晟,應山人。曾經要想申雪一件冤獄,卻擔心上司不答應,因而猶疑不決。當時有個叫王半仙的,交了一個狐友,平時談論些小的吉凶,多半有應驗。派他前去詢問,狐精正色說:「身為百姓的父母官,只應論案件冤屈與否,不應當問上司答應不答應。難道他不記得總督李公說過的話嗎?」

王半仙回報後,明晟為此感到驚懼。因而談起總督李公衛沒有顯達時,曾經同一個道士渡江,恰巧有人與船夫爭吵,道士歎息說:「性命已在須臾之間,還計較那幾文錢嗎?」隨即那人便被船帆的尾部所掃中,落江而死。李公心裏感到驚奇。船駛到江中,刮起了風,眼看船將要傾覆。道士跛著腳念誦咒語,風就停止了,終於安然渡過了江。

李公再三拜謝道士的重生之恩。道士說:「剛才落江的,這是命運,我不能救。您是貴人,遇到困厄得以渡江,也是命運,我不能不救,何必要道謝呢?」李公又下拜說:「領受這個教訓,我當終身安於命運了。」道士說:「這也不全然如此。一身的困窮顯達,應當安於命運,不安於命運就要奔走爭鬥、排擠傾軋,無所不為。好比李林甫、秦檜就是不傾軋陷害好人,也要做宰相的,他們做惡,只是徒然給自己添加罪狀罷了。至於國計民生的利害,就不可以光談命運。像天地的降生人才,朝廷的設置官員,是用來補救氣數和運數的不足。如果一身掌握著事業權力,卻袖手聽憑命運的安排,那麼,天地何必降生這個人才,朝廷何必設置這個官職呢?《論語》裏看守城門的人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諸葛武侯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不是能夠預料的。這是聖賢安身立命的學問,請您記住它」。李公恭敬地接受教訓,想拜問他的姓名,道士說:「說了恐怕您會驚怕」。下船走了幾十步,便隱身不見形跡了。

明晟感到十分訝異,因為過去在省城時,李公的確是講過這段往事沒錯,但為何這個狐精能夠得知呢?

【原文】  

獻縣令明晟,應山人。嘗欲申雪一冤獄,而慮上官不允,疑或未決。儒學門鬥有王半仙者,與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驗,遣往問之。狐正色曰:「明公為民父母,但當論其冤不冤,不當問其允不允。獨不記制府李公之言乎?」門鬥返報,明為愯然。

因言制府李公衛未達時,嘗同一道士渡江。適有與舟子爭詬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須臾,尚較計數文錢耶!」俄其人為帆腳所掃,墮江死。李公心異之。中流風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誦咒,風止得濟。李公再拜謝更生。道士曰:「適墮江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貴人也,遇厄得濟,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謝焉?」李公又拜曰:「領師此訓,吾終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儘然。一身之窮達,當安命,不安命則奔競排軋,無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檜,即不傾陷善類,亦作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國計民生之利害,則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設官,所以補救氣數也。身握事權,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設此官乎?晨門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諸葛武侯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睹。’此聖賢立命之學,公其識之。」李公謹受教,拜問姓名。道士曰:「言之恐公駭。」下舟行數十步,翳然滅跡。昔在會城,李會曾話是事。不識此狐何以得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紀昀著)

-------------------------------------------

真心推荐

1.集福消災之道( 相關   )&了凡四訓

2.珍惜生命請勿殺生吃肉台南市觀音的家佛學會

3.戒淫修福保命珍惜生命請勿殺子墮胎

4.請珍惜自己的生命—認清自殺的真相

5.玉曆寶鈔寂光寺地藏七(山西小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