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鳥銃

戴遂堂先生,名亨,癸巳年與姚安公同榜登第。他從齊河縣令的職位上被罷免回鄉後,曾在我家坐館。他說他的父親也是浙江人,心靈手巧,喜歡與西洋人爭高低。在欽天監工作時,與南懷仁相抵觸(南懷仁,西洋人,任欽天監正的職位),被貶官到鐵嶺。所以,戴先生為鐵嶺人。他說年幼時看見父親製造過一支鳥銃,形狀像琵琶,火藥鉛彈都裝貯在銃脊裏,用機輪作開關。它的機關有兩個,一凸一凹,密合無間。扳動一個機關,火藥鉛彈就自動落到銃筒中,第二個機關隨之啟動,碰擊火石發火,銃就發射了。連續發射二十八次,銃筒裏的火藥鉛丸就會射盡,才需要重新裝貯。

他的父親曾打算將鳥銃獻給軍營,當晚,夢見一個人喝叱他:「上帝普愛眾生,你如果獻出這個武器,使它流布人間,你將斷子絕孫。」於是內心恐懼而沒有獻出。說到這件事時,他回頭對侄子戴秉瑛(乾隆十年進士,任甘肅高臺知縣)說:「鳥銃還放在你家嗎?可以取來看一下。」秉瑛說:「我在戶部學習時,五弟的兒子偷去當錢用了,已經追不回來。」也許它確實已被遺失了,或許主人愛惜它,不肯拿出來,也說不定。然而,這鳥銃也太奇巧了。

誠謀英勇公說,征伐烏什時,文成公與勇毅公明公犄角紮營,與敵人堡壘相距一里左右。每次相往來,都有鉛彈落在馬前馬後,幸好未被射中。估計鳥銃的射程不過三十幾步,必定射不到那裏,因而懷疑山溝裏有埋伏。派人去搜索,卻沒有發現敵人,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打敗敵人之後,審訊俘虜,才知道烏什的寶器中有兩支銃,射程都可達到一里多遠。搜索出來,試驗結果證明言不虛傳。文成公與勇毅公各分得一支。勇毅公遠征緬甸時,戰死沙場,那支銃不知失落在何處。文成公得到的一支銃,現在還藏在家裏。終究不明白這兩支銃是用什麼技藝製作的。

【原文】

戴遂堂先生諱亨,姚安公癸巳同年也。罷齊河令歸,嘗館餘家。言其先德本浙江人,心思巧密,好與西洋人爭勝。在欽天監,與南懷仁忤(懷仁,西洋人,官欽天監正。),遂徙鐵嶺。故先生為鐵嶺人。言少時見先人造一鳥銃,形若琵琶,凡火藥鉛丸皆貯於銃脊,以機輪開閉。其機有二,相銜如牝牡,扳一機則火藥鉛丸自落筒中,第二機隨之並動,石激火出而銃發矣。計二十八發,火藥鉛丸乃盡,始需重貯。擬獻於軍營,夜夢一人訶責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布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乃懼而不獻。說此事時,顧其姪秉瑛(乾隆乙丑進士,官甘肅高臺知縣。)曰:「今尚在汝家乎?可取來一觀。」其姪曰:「在戶部學習時,五弟之子竊以質錢,已莫可究詰矣。」其為實已亡失,或愛惜不出,蓋不可知。然此器亦奇矣。誠謀英勇公因言,征烏什時,文成公與毅勇公明公,犄角為營,距寇壘約裏許。每相往來,輒有鉛丸落馬前後,幸不為所中耳。度鳥銃之力,不過三十餘步,必不相及,疑溝中有伏。搜之無見,皆莫明其故。破敵之後,執俘訊之,乃知其國寶器有二銃,力皆可及一裏外。搜索得之,試驗不虛。與毅勇公各分其一。毅勇公征緬甸,歿於陣,銃不知所在。文成公所得,今尚藏於家,究不知何術製作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九 灤陽續錄一》,紀昀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