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其有餘,召福之道

有個獻縣縣,臨死前,他家有個看門人,夜裏聽見書齋裏有人說:「他這些年享用奢華,祿數已耗盡。他父親在陰間請求預支下輩子的一年祿運,叫他辦沒辦完的事。不知道被批准沒有?」不久,縣令暴死。

董文恪公曾說:「凡事不可做得太過分,這是天理。因此過分奢華過分節儉都足以招致不幸。然而據多次的驗證,對過分奢華者的懲罰,對有錢者輕而對有權勢者重。對過分節儉者的懲罰,對有權勢者輕而對有錢者重。因為有錢者過分奢華,耗費自己的錢財而已;有權勢者過份奢華,一定是貪婪之徒。權勢大則求取財物容易。有權勢者過分節儉,守自己的財而已;有錢者過分節儉,一定是刻薄之輩。斤斤計較則狡詐機巧多。士大夫們要時時多想牢記:過分利己必然損害他人,凡事要留有餘地,這是招來福運的途徑。

【原文】

獻縣令某,臨歿前,有門役夜聞書齋人語曰:「渠數年享用奢華,祿已耗盡。其父訴於冥司,探支來生祿一年治未了事,未知許否也?」俄而令暴卒。董文恪公嘗曰:「天道凡事忌太甚,故過奢過儉,皆足致不祥。然歷歷驗之,過奢之罰,富者輕,而貴者重;過儉之罰,貴者輕,而富者重。蓋富而過奢,耗己財而已;貴而過奢,其勢必至於貪婪,權力重則取求易也。貴而過儉,守己財而已;富而過儉,其勢必至於刻薄,計較明則機械多也。士大夫時時深念,知益己者必損人。凡事留其有餘,則召福之道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埋骨仁政

又佐領額爾赫圖講:以前他駐守吉木薩哨卡時,夜裏聽見窩棚外有嗚嗚的聲音。人出來追逐,聲音就漸漸退遠;人停止追,聲音也停下。人返回去,聲音則又來了。這種情況連續了幾晚上。一個膽大的士兵,竟提著刀跟隨著聲音追尋下去,七拐八繞進入山坳,直來到一個僵屍前,聲音止住了。看那具僵屍上有野獸咬吃的痕跡,早已乾枯了。士兵回來後將所見報告了。額爾赫圖明白這是僵屍求葬,就置備棺材把他埋葬了。此後那嗚嗚聲再沒出現了。

我說,人死後靈魂離去,還要形骸幹什麼?這個鬼念念不忘自己的遺體,未免是作繭自縛。然而「在土喂螻蟻,在水食魚鱉」,本是莊子曠達的觀念,怎麼能使芸芸眾生,都像超凡之士那樣忘情忘我呢?從此事可見,可知棺殮必須鄭重,以體現孝子的心;掩埋死人遺骨是仁人應做之事。聖人是通曉鬼神之情感、心境的,何嘗說過人死後,魂升魄降就冥冥無知覺了呢?

【原文】

又佐領額爾赫圖言,曩守吉木薩卡倫,夜聞團焦外嗚嗚有聲,人出逐,則漸退。人止則止,人返則復來,如是數夕。一戍卒有膽,竟操刃隨之,尋聲迤邐入山中,至一僵屍前而寂。視之,有野獸齧食痕,已久枯矣。卒還以告。心知其求瘞也,具棺葬之。遂不復至。夫神識已離,形骸何有?此鬼沾沾於遺蛻,殊未免作繭自纏。然螻蟻魚鱉之談,自莊生之曠見。豈能使含生之屬,均如太上忘情?觀於茲事,知棺衾必慎,孝子之心;胔骼必藏,仁人之政。聖人通鬼神之情狀,何嘗謂魂升魄降,遂冥冥無知哉?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家二異

舅舅張夢征先生講:他居住的吳家莊西有一個乞丐,死在路上,乞丐養的狗守著他的屍體不離開。到夜晚,有隻狼來吃屍體,狗奮力拼咬使狼不能近前;一會兒,群狼聚集而至,狗筋疲力盡,終於也被狼吃掉了,只剩下一個頭,仍然雙眼怒睜欲裂。有個守瓜田的佃戶親眼看見了。又程易門在烏魯木齊時,一天晚上,有個強盜進了他的住所。跳牆將要出去時,被程家養的狗追上去咬住了腳。強盜抽刀砍狗,狗直到被砍死也沒鬆口,強盜因而被捉住了。當時,程易門家有個叫龔起龍的僕人,正忘恩負義地誣害主人。人們都說,程太守家有二異:一個人面獸心;一個獸面人心。

【原文】

舅氏張公夢徵言,所居吳家莊西,一丐者死於路,所畜犬守之不去。夜有狼來啖其屍,犬奮齧不使前。俄諸狼大集,犬力盡踣,遂並為所啖,惟存其首,尚雙目怒張,皆如欲裂。有佃戶守瓜田者親見之。又程易門在烏魯木齊,一夕有盜入室,已逾牆將出,所畜犬追齧其足,盜抽刃斲之,至死齧終不釋,因就擒。時易門有僕曰龔起龍,方負心反噬。皆曰:「程太守家有二異,一人面獸心,一獸面人心。」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勿論瑣事,嫌疑易起

滄州有個盲人蔡某,每次經過南山樓下,就有一老者請他彈唱,並且一起喝酒。兩人漸漸熟識起來,那老者也經常到蔡家對酌。老者自稱姓蒲,江西人,因販賣磁器來到這裏。時間長了,發現他是個狐仙,但交情已很深,狐仙不隱諱,蔡某也不懼怕。當時,有人因家庭流言而打官司,輿論很不一致。偶爾與狐仙談及此事,說:「你既然能通靈,肯定知道其實情。」

狐仙不高興地說:「我輩是修道的人,豈能干預別人的家庭瑣事?內室秘地,男女幽會,本來是曖昧不明的,容易產生嫌疑。一隻狗看到影子而吠,常常導致百隻狗聽了狗叫聲而吠。即使真有其事,和外人又有什麼相干?圖一時之快意而說出來,使別人子孫幾代蒙羞,這已經有傷天地之間的和氣,並召來鬼神的忌恨了。何況杯弓蛇影,毫無憑據,卻添油加醋,好像是親眼目睹一樣。使別人既無可忍受,又不能辯解,往往導致抑鬱難言,含冤喪命。這怨恨之氣,更是過了幾輩子也難消除。如果有幽靈,難道能沒有業報?恐怕刀山劍樹上,不能不為這種人設一位置啊!你向來質樸誠實,聽到這種事本該掩耳的,卻還要查問真偽,你想要幹什麼?難道是因為失明還覺不夠,還想被割舌頭嗎?」

狐仙說罷,扔下杯子就離去了,從此便絕跡不來。蔡某又慚愧又悔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常講這事以告誡別人,而沒有隱瞞。

【原文】

滄州瞽者蔡某,每過南山樓下,即有一叟邀之彈唱,且對飲。漸相狎,亦時至蔡家共酌,自雲:「姓蒲,江西人,因販磁到此。」久而覺其為狐。然契合甚深,狐不諱,蔡亦不畏也。會有以閨閫蜚語涉訟者,眾議不一,偶與言及,曰:「君既通靈,必知其審。」狐艴然曰:「我輩修道人,豈幹預人家瑣事。夫房幃秘地,男女幽期,曖昧難明,嫌疑易起,一犬吠影,每至於百犬吠聲。即使果真,何關外人之事?乃快一日之口,為人子孫數世之羞,斯已傷天地之和,召鬼神之忌矣。況蛇杯弓影,恍惚無憑,而點綴鋪張,宛如目睹,使人忍之不可,辨之不能,往往致抑鬱難言,含冤畢命。其怨毒之氣,尤歷劫難消,苟有幽靈,豈無業報?恐刀山劍樹之上,不能不為是人設一座也。汝素樸誠,聞此事亦當掩耳,乃考求真偽,意欲何為?豈以失明不足,尚欲犁舌乎?」投杯逕去,從此遂絕。蔡愧悔,自批其頰,恒述以戒人,不自隱匿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捐身鋒鏑

魯木齊的軍政指揮官——巴顏弼說:「從前出征『烏什』時,晚間做夢到一處地方。山邊有六七個帳篷,但是看不到兵,雖有幾十個人走來走去,也仿佛像文官。我到那邊細看一下,遇到已逝世的護軍統領(大約師長級)某人,我們互相握手慰藉辛勞。我問他逝世已久,現在有什麼事到這裏來呢?他說:『我因為平生正直,所以得封陰官。現在我是跟隨軍隊查記戰死者的名單。』我見到他的桌上擺著很多冊子,有黃、紅、紫、黑多種,就問他這些冊子是以「黃旗、紅旗……」來分類的嗎?他微笑說:「旗?那裏有『紫旗和黑旗』呢?這只是代替甲乙丙丁的次序罷了。」

我再問他,這些次序是以什麼為標準?他說「忠心為國,奮不顧身,名字登在黃冊子上,遵守軍令,寧死不屈,登在紅冊子上,隨軍征戰,輾轉陣亡,登記入紫色冊子,大軍潰敗,無路逃生,屍無葬地,斷肘缺足的,登入黑色冊子。」我再問他:「一個命令下來,血肉橫飛,又那能一一判定忠貞等級,而毫無一點差別呢?」他說:「這只有陰官能分辨得清楚。大凡人死魂魄還在,他的靈氣還如生時,應該登入黃色冊子的,他的靈氣如同烈火一般熾盛,壯勢逼人;應該登在紅冊子上的人,他的靈氣好像一股煙氣直向上升,風都吹不散;應該登在紫色冊子上的,他的靈氣仿佛雲中泄出閃電,來往閃爍;在這三類中,最上一等要列入神明級;最下等也要列入善道;至於列入黑冊子的,他的靈氣畏畏縮縮,如同死灰枯木,在陽界的政府會褒揚他的忠義,也同例享有哀榮;而陰曹地府,卻以平常的鬼魂對待,不再把他列入高級了。」

巴提督側耳恭聽,肅然動容,正想問問自己的將來,忽然被炮聲驚醒,後來常把這件事告訴他的部下說:「我領軍作戰每想到這些話,便覺得犧牲於戰場,生命輕如鴻毛,毫無所惜。」

【原文】

烏魯木齊提督巴公彥弼言,昔從征烏什時,夢至一處山麓,有六七行幄,而不見兵衛,有數十人出入往來,亦多似文吏。試往窺視,遇故護軍統領某公(某名凡五字,公以滾舌音急呼之,今不能記。)。握手相勞苦,問:「公久逝,今何事到此?」曰:「吾以平生拙直,得受冥官,今隨軍籍記戰沒者也。」見其幾上諸冊,有黃色、紅色、紫色、黑色數種。問:「此以旗分耶?」微笑曰:「安有紫旗、黑旗?(雖舊有黑旗,以黑色夜中難辨,乃改為藍旗,此公蓋偶未知也。)此別甲乙之次第耳。」問:「次第安在?」曰:「赤心為國,奮不顧身者,登黃冊;恪遵軍令,寧死不撓者,登紅冊;隨眾驅馳,轉輾而殞者,登紫冊;倉皇奔潰,無路求生,蹂踐裂屍,追殲斷脰者,登黑冊。」問:「同時受命,血濺屍橫,豈能一一區分,毫無舛誤?」曰:「此惟冥官能辨矣。大抵人亡魂在,精氣如生。應登黃冊者,其精氣如烈火熾騰,蓬蓬勃勃;應登紅冊者,其精氣如烽煙直上,風不能搖;應登紫冊者,其精氣如雲漏電光,往來閃爍。此三等中,最上者為神明,最下者亦歸善道。至應登黑冊者,其精氣瑟縮摧頹,如死灰無燄,在朝廷褒崇忠義,自一例哀榮,陰曹則以常鬼視之,不復齒數矣。」巴公側耳敬聽,悚然心折,方欲自問將來,忽炮聲驚覺。後常以告麾下,曰:「吾臨陣每憶斯語,便覺捐身鋒鏑,輕若鴻毛。」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為人謀

滄州插花廟老尼姑董氏講:她曾在半夜醒來,聽到佛殿中敲磬之聲鏗鏘作響,就像有人在此做禮拜。第二天,她把這事告訴了徒弟們。徒弟們說:「師傅耳鳴了吧。」到了夜裏,情況依然如故。董尼悄悄起來,躡手躡腳向佛殿裏偷看。佛燈閃著熒熒青光,殿中景物依稀可見。敲磬的人正是董尼的亡師。一位少婦對佛長跪,口中絮絮禱告著。因為她臉向裏面,看不出是誰。細聽她所禱告之詞,是為了她生病的丈夫求福。董尼一時驚恐失措,碰響了朱紅窗格。霎時陰氣冥蒙,燈光驟暗。等光線再轉明時,亡師和少婦已不見了。先外祖父張雪峰先生說:「這位少婦已命歸黃泉,仍然憂慮著丈夫的病。聽後,使人更加見識他們夫妻的恩愛之情。」

董尼又講:附近的一位賣花老太婆夜裏經過某氏的墓地,突然看見這家夫人的亡靈站在樹下,向她招手。賣花婆無路可避,只好哆嗦著上前拜見。某夫人說:「我夜夜在這裏等,等一位相識的人帶個家信,望眼欲穿,今天才見到了你。你回去告訴我的女兒女婿,一切陰謀詭計,鬼神都已全知道了,再不要枉費心機了。我為此還在陰間大受鞭笞。地下的先祖們,更是人人唾駡我,我無地自容,只好天天躲在這棵樹下,經受著苦雨淒風,無比辛酸。不知還要沉淪多久,才能得以輪回轉生。我好像聽說,須等到女婿侵奪的小兄弟的財產消耗盡時,我才有轉生之希望。還有,我女婿有幾張密信,我病中給他藏在鑲著貝雕的小竹箱裏。囑咐他找出來毀掉,免得以後成為別人的口實。」某夫人叮囑再三,嗚咽著消失了。賣花婆悄悄將這些告訴了某夫人的女兒,她女兒卻怒道:「這是給我家小叔子遊說吧?」等她找到了小箱中的密信,才感到恐怖起來。後來,這女兒家境日漸敗落。知道這事的親友們都合掌禱告說:「某夫人快要轉生了。」

【原文】

滄州插花廟老尼董氏言,嘗夜半睡醒,聞佛殿磬聲鏗然,如有人禮拜者。次日告其徒,曰:「師耳鳴。」至夜復然,乃潛起躡足窺之。佛光青熒,依稀辨物,見擊磬者,乃其亡師;一少婦對佛長跪,喁喁絮祝,回面向內,不識為誰。細聽所祝,則為夫病求福也。恐怖失措,觸朱槅有聲。陰氣冥蒙,燈光驟暗。再明,則已無睹矣。先外祖雪峰張公曰:「此少婦已入黃壤,猶憂夫病,聞之使人增伉儷之情。」董尼有言,近一賣花老媼,夜經某氏墓,突見某夫人魂立樹下,以手招之。無路可避,因戰慄拜謁。某夫人曰:「吾夜夜在此,待一相識人寄信,望眼幾穿,今乃見爾。歸告我女我婿,一切陰謀,鬼神皆已全知,無更枉拋心力。吾在冥府,大受鞭笞,地下先亡,更人人唾詈,無地自容,惟日避此樹邊,苦雨淒風,酸辛萬狀,尚不知沉淪幾輩,得付轉輪。似聞須所奪小郎貲財,耗散都盡,始冀有生路也。又婿有密劄數紙,病中置螺甸小篋中,囑其檢出毀滅,免得他日口實。」叮嚀再三,嗚咽而滅。媼潛告其女。女怒曰:「為小郎遊說耶?」迨於篋中見前劄,乃始悚然。後女家日漸消敗。親串中知其事者,皆合掌曰:「某夫人生路近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 如是我聞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富貴

惠叔又說:有個人得瘟疫死了,後來又還魂,在陰間遇到他以前的老朋友,這位老朋友衣衫襤褸,戴著枷鎖。他倆相見不覺悲喜交加,他握著老友的手歎息著說:「你一生富貴,財產竟然不能帶到這兒來?」那人神色悲戚地說:「富貴完全可以帶到這兒來,但人不肯帶。如果生前做了善事,積了功德,到這兒來怎麼會不富貴呢?所以我想奉勸世人一句,早點做好把富貴帶到這兒來的打算。」李南澗說:「這句話很對,勝過富貴一場空的觀點。」

【原文】

惠叔又言,有疫死還魂者,在冥司遇其故人,襤褸荷校,相見悲喜,不覺握手太息曰:「君一生富貴,竟不能帶至此耶?」其人蹙然曰:「富貴皆可帶至此,但人不肯帶爾。生前有功德者,至此何嘗不富貴耶?寄語世人早作帶來計可也。」李南澗曰:「善哉斯言,勝於謂富貴皆空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九 如是我聞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動生魔

僧人明玉說:西山有個僧人,見有女子春遊,偶然動了兒女春心。他正徘徊凝想的時候,忽然,有位少婦用眼睛給他送來情波,並逐漸情意綿綿地和他述起話來。少婦說:「我家離這裏不遠,丈夫出門在外,已經很久了。今晚我用一盞燈在林外相候,引你前往我家。」叮嚀再三,告別而去。到了晚上,僧人遵囑前往,果然有一盞燈,熒熒發光,相距不過半裏。他穿林渡澗,隨燈前進,始終沒能追上。後來,燈光時隱時現,忽左忽右,他輾轉追隨,也就迷失了道路。因疲乏得不能再走,便倒在了一棵老樹下。天亮時,他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竟發現自己仍在原來的地方。再看樹林裏,蒼綠的苔蘚上,佈滿了自己重重疊疊的足跡。這才悟出原來自己像牛轉磨一樣,繞著老樹周圍走了一夜。他自知心生妄念,才導致魔來,急忙投拜本師懺悔。後來也沒發生其他事故。

明玉又說:山東有位僧人,常見藏經閣上,有個豔女向下窺視,心知她是鬼魅。可是,他暗想鬼魅也是一種豔遇,便逕自前去尋找。但上閣以後,一無所見,呼喚她也不露面。此僧仍不甘心,每次看見了,就去尋找。這樣找了一百多次,就迷迷糊糊地成了心病,直到死去。臨死時,他才自己說出了這件事。這或許是前世冤家,藉以前來索命吧?不過,上述二僧歸根結底都是自取其禍,並非妖魔和鬼魅敗壞他們。

【原文】

釋明玉言,西山有僧,見遊女踏青,偶動一念。方徙倚凝思間,有少婦忽與目成,漸相軟語,雲:「家去此不遠,夫久外出,今夕,當以一燈在林外相引。」叮嚀而別。僧如期往,果熒熒一燈,相距不半裏,穿林渡澗,隨之以行,終不能迫及。既而或隱或現,倏左倏右,奔馳轉輾,道路遂迷,困不能行,踣臥老樹之下。天曉諦觀,仍在故處,再往林中,則蒼蘚綠莎,履痕重疊,乃悟徹夜繞此樹旁,如牛旋磨也。自知心動生魔,急投本師懺悔,後亦無他。又言山東一僧,恒見經閣上有豔女下窺,心知是魅,然思念魅亦良得,逕往就之,則一無所睹,呼之亦不出。如是者凡百餘度,遂惘惘得心疾,以至於死。臨死乃自言之。此或夙世冤愆,藉以索命歟?然二僧究皆自敗,非魔與魅敗之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九 如是我聞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盆釋疑

帝王用賞罰來勸人為善,聖人用褒貶來勸人為善。賞罰有所不及,褒貶有所不周的,佛就用因果來勸人為善,方式不同,目的則是相同的。和尚們拿著因果禍福的說法,誘騙脅迫那些愚民,不是以人品的正邪來區分善惡,而是以布施的有無來區分善惡。自從「福田」之說興起,佛祖的本旨就不明了。

聽說有個走無常的人,問冥吏誦《血盆經》有無好處。冥吏說:「沒有這樣的事。世間男女相交,萬物滋生,都是天地間的自然現象,是陰陽相合生生不息。要繁衍就要有生育,要生育就必然有污穢,就是淑女賢母,也不得不如此,這並不是自己所幹下的罪孽。如把這當作罪孽,那麼要飲食就不能不大小便,口鼻難免要流口水鼻涕,這也是污穢之物,難道也應該認為是有罪的嗎?編造這一說法的人,是因為只有婦女最容易被蠱惑,而婦女免不了都要生育,就以此為有罪,說這罪非要拜佛懺悔不可;於是家家婦女的錢,都充做功德費了。你常出入陰司,應當有所見聞,血池真的在哪裡?墮入血池的真的有誰?還要猶疑、追問嗎?」走無常的人後來常以此告訴別人,但竟無人相信他的話。這就是所謂的積重難返啊!

【原文】

帝王以刑賞勸人善,聖人以褒貶勸人善,刑賞有所不及,褒貶有所弗恤者,則佛以因果勸人善,其事殊,其意同也。緇徒執罪福之說誘脅愚民,不以人品邪正分善惡,而以佈施有無分善惡,福田之說興,瞿曇氏之本旨晦矣。聞有走無常者,以血盆懺經有無利益問冥吏,冥吏曰:「無是事也。夫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是天地自然之氣,陰陽不息之機也。化生必產育,產育必穢汙,雖賢媛淑母亦不得不然,非自作之罪也。如以為罪,則飲食不能不便溺,口鼻不能不涕唾,是亦穢汙,是亦當有罪乎?為是說者,蓋以最易惑者惟婦女,婦女所必不免者惟產育,以是為有罪,以是罪為非懺不可,而閨閣之財無不充功德之費矣。爾出入冥司,宜有聞見,血池果在何處,墮血池者果有何人,乃猶疑而問之歟?」走無常後以告人,人訖無信其言者。積重不返,此之謂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九 如是我聞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善之報

獻縣某個捕吏,曾奉令捕捉大盜,把他擒獲了。大盜的妻子很漂亮,大盜乞求捕吏把他放了,願意把妻子獻給他,他沒有答應。後來捕吏因為貪贓要受斬刑。行刑前兩天,監獄的牆塌了,把他壓死了。獄卒葉某,因沒及早修理獄舍,被判重杖。在這以前,葉某夢見自己立在大堂下,聽堂上的官吏正在議論捕吏的案子。一個官員說:「一善不能掩千惡,千惡也不能掩一善。免罪是不能的,減刑就行了。」之後衙吏抱著文牘出來,葉某並不認識,仔細看那個官員,也不認識,這才明白這不是縣署。醒後偷偷地向捕吏道賀,認為他可以減刑不死了。不料神以保全他的首級為減刑。

人們估算,捕吏一生只幹了這一件善事,竟然得以免刑。天理昭昭,何曾不許人事後將功補過、行善贖罪啊!

【原文】

獻縣捕役某,嘗奉差捕劇盜,就縶矣。盜婦有色,盜乞以婦侍寢而縱之逃,某弗許。後以積蠹多贓坐斬。行刑前二日,獄舍牆圮,壓而死。獄吏葉某,坐不早葺治,得重杖。先是葉某夢身立堂下,聞堂上官吏論捕役事。官指揮曰:「一善不能掩千惡,千惡亦不能掩一善,免則不可,減則可。」既而吏抱牘出,殊不相識,諦視其官亦不識,方悟所到非縣署。醒而陰賀捕役,謂且減死;不知神以得保首領為減也。人計捕役生平,只此一善,而竟得免刑。天道昭昭,何嘗不許人晚蓋哉!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九 如是我聞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