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經

重情念舊 不負故友

《例證一》

儀徵人景暘,貧窮的時候,與揚州的史城是好朋友,景暘過世之後,他的孩子生活更是窮困;以前的親戚朋友們,都不再往來;史城卻不忘記老友的孩子,經常的去慰問送些東西,比景暘在世的時候還要認真。景暘留下了所寫的文章數十卷,史城就捐出了黃金千兩,將好友的文章印製成書,流通於世。他說:「我實在不忍心見到故人所寫的好文章,隨著他的過世而埋入了塵土!」後來史城官做到了很高的職位。

《例證二》

明朝萬曆年間,吳郡人文定公申時行,中狀元官至宰相,告老還鄉。冬月,穿便服在市中遊逛,走入一小巷,見一老人倚門曬太陽,仔細一看,是舊日鄰居王皮匠。於是招呼道:「老翁還認識我嗎?」王皮匠吃了一驚,連忙起立說:「高貴的太師,到我們這低賤地方來了」。不自覺雙膝已跪倒了。申公急忙將他扶起,進入屋內與老翁同坐。

敘舊時間一久,皮匠也不計較自己的低賤身份,對申公笑著說:「床頭的濁酒已釀熟,您能喝一杯禦禦寒嗎?」申公笑著說:「很好!」於是二人非常高興地對飲起來。恰好這天撫軍在虎丘設酒宴,邀請申公未到,就命使者到這裏來找,申公說:「貴人酒很容易吃到,老朋友的酒卻很難遇上,我不能捨棄老朋友,而去赴那裏的酒宴啊!」。使者應聲而退,申公於是與王皮匠痛飲而別。

次日,申公派人大大地周濟了王皮匠家。他兩個兒子,一個是布政,一個是尚書,孫子做了侍郎,曾孫以解元成為進士。

《例證三》

杜環是金陵人。他父親杜一元,喜歡交結四方有名望的人。有位叫常允恭的人,和他交情很好。後來,常允恭在當兵部主事時死在九江。常的母親已六十多歲了,無家可歸。她去投靠安徽安慶太守譚敬,譚敬從前雖是允恭的朋友。但卻不願接待她,張氏非常難堪,東走西走,最後到了金陵。她打聽杜一元的消息,過路人告訴她,杜一元已死了,他的兒子杜環住在某某地方。張氏穿著破爛衣服,冒著雨到了杜環家中。見到杜環後,她哭著敘述了自己的情況,杜環也流下了眼淚,杜環又叫妻子出來拜見她。杜環的妻子馬氏,便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讓她把濕衣服換了,又捧出飯菜讓她吃,為她安排了睡的地方。

那時,戰亂後正逢饑荒之年,老百姓連自己親生骨肉的生命都保不住。張氏看到杜環家中很窮,堅持要出去訪尋其他老朋友。杜環派丫環陪她一起去,找了半天,一個都沒找著,又回到杜家。杜環和他下面的人都把她當作母親一樣對待。張氏氣量狹小,性情急躁,稍不如意,就生氣罵人。杜環背地裏告誡家裏的人,侍奉她一定要小心。張氏常生病,杜環就親自給他調治藥湯。

過了十年,杜環作為贊禮郎到會稽去參加祭祀活動,遇到張氏的小兒子常伯章。杜環把他母親的情況告訴了他。他滿不在乎地回答說:「我也曉得這件事了,只不過因為路途太遠,不能來罷了」。杜環回家後,過了半年,常伯章才來。那天正好是杜環的生日,常伯章和張氏母子抱頭痛哭,杜環家裏的人都認為這樣太不吉利了。杜環立即制止家人,叫他們別這麼說。杜環說:「這是人之常情,哪裡會有什麼不吉利呢?」

過後,常伯章藉口有別的事離去,從此再不管他母親的事。杜環事奉張氏更加小心在意。但是,張氏因為想念兒子,病情一下子就加重了,又過了三年去世。臨死前,她把手舉起,向杜環說:「我連累杜先生很久了,祝願杜先生的子孫後代,都和你一樣好」。杜環為她安排入葬,每年為她祭墓掃墳。杜環的官做到太守,子孫也都很顯貴。

對照二則:

《例證四》

明朝萬曆七年(1578),孝感(湖北)人劉尚賢和張明時是好友,兩人發誓同生共死,常說:「將來富貴了彼此不相忘!」。有一次,兩人相邀夜間行路,見地上有火光,挖開一看,則一根根如同筍子般的白銀。二人高興極了,互相約定設犧牲祭祀祈禱,然後再把銀子挖出來。禱告完畢,兩人共同飲酒。劉暗暗在酒中下了毒,讓張喝下;張又預先在腰間藏了把利斧,乘劉酒醉就把他砍死。劉死了,一會兒張也死了。兩家妻子透露了原委,人們於是掘地取銀,卻什麼也沒找到。

《例證五》

明世宗嘉靖年間,長洲人丁戍離家到燕京一帶,與一壯士以勇力相好,結為生死之交。不料,壯士因為搶劫的事暴露,倉猝間交給丁戍數百金,說:「你就用這筆錢來營救我,供給我飯食,我死了就用這筆錢來埋葬我。剩下的錢都歸你所有了」。丁戍貪圖這筆錢,又擔心連累自己,竟賄賂獄吏把朋友害死在獄中。

過了三年,丁戍乘船回吳中,一天,他在船上突然說起鬼話來了,罵道:「你這負友之人!今天我要報仇了!」於是便對船上的人述說了以往事情的經過。船上的人卻對「鬼」說:「你的理由非常充份沒錯,然而我們這些人有什麼罪呢?你現在把他整死在船中,怎能不連累我們?目前最好還是暫緩懲罰他吧!」。「鬼」一聽覺得有道理,便答應了。於是丁戍甦醒了過來。

丁戍回到家中,立即翻起眼睛,還像鬼在船上托言那樣說話,還取錘子把自己的牙齒打落。家中的人把他手中的錘子搶了下來,他又拿一把刀剖開自己的胸膛,家中的人給他奪了下來。他又用手指挖掉自己雙眼,血流滿地。圍觀的人像牆那樣環繞在四周。同鄉的一位問道:「你報仇為什麼要等上三年?」。「鬼」回答說:「過去我被關在獄中,近來得到赦免,才能出來」。不一會,丁戍就這樣死去了。後來,有人推斷所謂「赦免」,大概是指明穆宗即位(1567)時,將年號改為隆慶時的大赦吧!

(例證一節錄自《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四》,王麗民居士著;例證二~五節錄自《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卷四、二、三》,釋海山等主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