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孝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主要美德,為齊家治國之良箴。我國以孝為本的教育力量,可以感化冥頑,減少罪惡。孝,並非只對父母敬養而言,對自己德性,智能的修養,對社會的盡責,也是孝的表現。孝的原理有普通性,孝的應用有連續性,人類上有祖宗,下有子孫,我們是聯繫祖宗與後代間的一環,我們應有職責是: 將歷代祖宗所辛苦締造的文化好好保存,而加以發揚光大,傳之子孫,億萬斯代如此。

由於近代社會結構變遷,家庭組織趨於小家庭制,「養兒防老」的觀念漸難適用,對老人安養巳引起社會有組織關懷,是以要鞏固家庭組織,加強家庭責任,注重崇老教育。尤其是推行孝道,是刻不容捨之事,故援特蒐集格言,恭錄古聖先賢銘言,「二十四孝故事」「新撰二十四賢妻良母」故事,以資教孝,勸孝之參考。

但願我們的子孫能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陳向陽

再版補序

孝是中國幾千年傳統固有的美德,也是人倫的大本,父母生我育我愛我,其養育之恩,可謂昊天罔極,然人類有時卻又是一種善忘的重物,俗語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可見為人子女者,很少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俟其身歷其境,方知父恩母德,故凡有血性良知者,當飲水思源,孝親報恩。

雖然英豪傑,俊才碩士,有其出類拔萃,非凡之成就,然究其本,從其出之始,便需要依賴父母生養培育,始克有成,草本乃天生自長,而人類無父母之培育,則無法成長,故父母於我,可謂恩難量,況動物之類,亦有如烏鴉之反哺,羔羊之跪乳……等孝行表現,動物之靈性雖不若人類之高明,然其孝與人同,足徵「孝」乃為天性,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曾細思與比較過?

不幸,近百年來,歐風東漸,追逐物質文明,輕視固有道德,民德日薄,孝德益晦,實屬可痛。本會旨在推弘固有倫理道德,有感孝道式微,必藉孝書刋傳播,以提醒人人對孝道之重視,孝道可使人敦品於真、善、美、家庭和樂,社會安定,達到樂利的境界。最後,寄望那些擁有威權的達官貴人,甚至社會政要及教育家,傳播界,若能加以發揚推「孝」,然後始能得到整個社會對「孝道」的正視與奉行,因為孝道是天經,地義民行,三才一貫的。但願,使我中華文化與時俱進,而臻世界大同。「孝」書初版以來,讀者熱烈響應,受到莫大鼓勵,實為可喜現象,索閱者眾,各十方大德紛紛贊助,催促繼續再版,順此表示敬意,並申謝忱。

中華道德學會孟堯謹識

公元一九九二年五月十日母親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