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選二十四賢妻良母故事(中)

九、義救前兒

前子為非把罪移   願甘歸咎係生兒

兒欣頂罪成其志   子義母仁帝表之

元朝時代,秦閏夫之繼室柴氏,生有一子,而前妻亦遺下一子。二子幼小時閏夫即去世,柴氏守節,扶養二子,視前子如己出百般愛護,無微不至。及二子長大,地方賊作亂,被官拘捕之賊,指柴氏之長子亦結夥,致被拘判極刑。柴氏心焦,率次子向官泣訴,謂作惡者乃此次子,而非長子。其次子亦自認犯罪,求官勿加罪於其兄。一再審問,亦不易其言,官疑次子並非柴氏所生,乃出此策,後經嚴加審訊,始知實情,官感歎曰:「柴婦執義不偏愛己子,而次子求死以成全母志,實乃天理人情之至也!」遂釋二子,並嘉其義,旌表其門。

十、佐夫建國

勸君尊堯舜為師   懷德勵精圖國治

內助功成明業建   厥功絕代竹帛垂

明朝馬后,馬公之女,乃鼎助明太祖創立大明帝國之賢后。自幼仁慈有知鑒,好讀書史,精通歷代興衰史蹟,且精明能幹富有賢德。太祖爭天下之初,勸其「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應以仁愛為號召,且親自緝衣鞋供士軍,是以群雄湧集。及得天下,勸太祖勿忘群臣,百姓創國之艱辛,應效法堯舜,仁德愛民,是以臣民欽服。馬后重視教育,聘名儒教諸子,太子朱標能孝順父母,禮敬大臣,頗得上下之愛。又深明「家齊而後國治」之理,令女吏編著「宋代家法」,集歷代名后妃之事蹟,教育宮中諸女,故國基堅固天下太平。明太祖創立大明,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之久,誠屬馬后之賢助也。

十一、婦德可風

幼承閨訓德從正   教子相夫竭至誠

奉事翁姑如父母   事稱賢婦古今名

明朝徐顯達之妻汪氏,潛山人,生性淑德,不苟訾笑,自幼拜受父教,喜讀孝經,頗具婦德。時徐公堯莘聞其賢淑,擇為長子顯達之妻。及為婦,奉侍翁姑無微不至,朝夕定省,服侍起居飲食,克盡婦媳之職,縫紉烹饋,從不任婢女,皆親自操勞,其夫顯達,常讀書至天明,汪氏未敢先行就寢,隨侍身側,奉茶易燭,助夫研讀詩書,後並善能教子,不因愛而怠教,督學甚嚴,每至深夜,是以三子皆得學成博學之士。汪氏尤對宗親敦睦有禮,待奴婢仁慈有恩,內外咸稱其賢,誠為難得之賢婦也。

十二、助夫顯達

性貞莊重不歆榮   居富臨貧志不更

婦道勤修成閫範   佐君立德作名卿

明朝鵝籠夫人,係昆陵某氏之女,文雅莊重,頗有婦德。其父為其擇周延儒為婿,但延儒家貧,經數年未能納采,因而其妹先行出嫁,配一富豪,鵝籠毫不羨慕,更加勤婦道。延儒二十歲時,鄉試及格,得意異常,急欲成親,鵝籠主張仍須求進,延儒自愧,續加奮發,遂中狀元。朝廷聞知狀元家貧,派官為其行聘,恩賜歸鄉親迎完婚,途經之處,郡守縣令迎送道旁,極其顯要。不久延儒榮任宰相,夫人常以禮教名言規勸,是以其夫為相十年,未有過失,可知夫人之賢淑也。

十三、三后聖德

周始母儀三典型   坤功懿德載丹青

子孫代代仰遺訓   寶祚綿綿八百齡

周朝文王之母太任,端莊淑麗,並有賢德,文王之父王季娶以為妻,太任扶助其夫,施仁佈教,不遺餘力。太任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以胎教感化子女。文王出生,太任善教,教一而識百,後文王奠基西北。禹后之女太姒,文王娶以為妻,太姒仁明有德,旦夕勤勞,文王治外,太姒治內,佈施德政,臣民悅服。文王祖母太姜,亦淑賢德惠,夫太公雖明聖,政事必與相商。周室天下,傳世三十七代,歷八百七十三年之久,端賴太任、太姒、太姜三后教化之功也。

十四、仁及五世

教子為臣守五常   丹心事漢作忠良

棄身立義成其子   仁及子孫五世昌

漢高祖時,丞相安國侯王陵之母,雖係女流,卻深大義,不懼惡勢,犧牲生命,促陵輔佐高祖平定天下。

當高祖於沛地方起義時,陵聚眾數千,追隨漢王。時項羽與漢爭奪天下,欲招陵歸順,竟捕陵母,陵遣使者往涉,項羽奉陵母上座,盡禮款待,以誘陵來歸,陵母不從勸誘,暗囑使者轉告陵兒,須善事漢王,毋為老母心懷二志,言畢伏劍而死,以固陵之堅心,項羽怒而烹之,陵志彌堅,終輔高祖平定天下,位至丞相,封侯傳爵五世。

陵母棄身立義以成其子,其仁及五世矣。

十五、賢化逆兒

近朱者亦古言明   逆子傍觀學孝行

景伯尊親躬作則   果能感化母賢名

後魏房景伯之母崔氏,性嚴明高尚,博學多聞,善教三子,皆成為名士。長子景伯為清河太守,每逢疑難,即求教於母,時有一婦人,控告其子不孝,景伯欲加判罪,其母教以:「對不受孔教之子,以其責罪,不如感化,可邀該母子前來共住,三餐共食,兒日常侍奉母之舉動,不孝如目睹,定必悔悟」。景伯遵母意,邀該母子前來小住,未及十日,逆子即有悔意,求准返家,崔氏恐其內心尚未徹悟,再延之,經二十日始放回,逆兒返後果然善待父母,百般孝順。崔氏非但教子成名,且能感化他人,誠一傑出之賢母。

十六、教兒取義

守節撫孤教盡忠   捨生取義孝之終

母教感動益加奮   平定國難建大功

晉朝虞潭之母孫氏,吳群富春人,早年喪夫,守節教子,虞潭幼年時,性較懦弱,孫氏教以忠義,訓以膽決,終成大器,永嘉末,杜弢作亂,虞潭為南康太守,朝廷命其討伐,孫氏勉潭抱定必死之決心,傾盡資產,饋贈戰士,士氣大振,遂告捷。後蘇峻造反,又奉命率師討伐,孫氏訓以:「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切勿掛慮老母,應勇往直前,為國盡力。」並令孫兒及家僮同行助戰,虞潭受老母之嚴訓,益加奮勇作戰,遂平定國難,建立宏功,升任為武昌侯。孫氏享年九十五,帝嘉其賢,遣使弔祭,諡曰定夫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