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激其怒,亦有過焉

有個雇工叫田不滿(最初以為,他取名意味不能自滿的意思,稱讚他起名有古代的味道。後來知道他以會吃出名,取「田」、「填」同音。),夜間迷了路,走到墳地裏,一腳踩上一個骷髏。骷髏說:「別踹破我的臉,我要報復你。」不滿戇而且橫,叱喝說:「誰讓你擋在路上?」骷髏說:「有人把我移到這裏,並不是我想擋路。」不滿又罵道:「你為什麼不報復遷你的人?」骷髏說:「他的陽運正旺盛,我拿他沒有辦法。」不滿又笑又氣地說:「難道我衰敗了嗎?畏懼強盛欺負衰弱,這是什麼道理?」骷髏抽泣著說:「您的陽氣也很旺盛,所以我不敢害你,而只是用空話嚇唬您。畏怕強盛,欺淩衰弱,世道人情都這樣,您怎麼能責怪鬼呢?您可憐我,將我埋進土坑裏,這就是您對我的恩情了。」不滿理也不理,就走了。只聽見背後嗚嗚的哭泣聲,最終也沒有什麼怪異的事。

我認為,田不滿沒有仁愛之心。但是遇上粗魯莽撞的人,卻還用大話激起他的怒氣,這個鬼本身也是有過錯的。

【原文】

客作田不滿(初以其取不自滿假之義,稱其命名有古意。既乃知以饕餮得此名,取田填同音也。),夜行失道,誤經墟墓間,足蹋一骷髏。骷髏作聲曰:「毋敗我面!且禍爾。」不滿戇且悍,叱曰:「誰遣爾當路!」骷髏曰:「人移我於此,非我當路也。」不滿又叱曰:「爾何不禍移爾者!」骷髏曰:「彼運方盛,無如何也。」不滿笑且怒曰:「豈我衰耶?畏盛而淩衰,是何理耶?」骷髏作泣曰:「君氣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虛詞恫喝也。畏盛淩衰,人情皆爾,君乃責鬼乎?哀而撥入土窟中,君之惠也。」不滿衝之竟過,惟聞背後嗚嗚聲,卒無他異。餘謂不滿無仁心。然遇鹵莽之人而以大言激其怒,鬼亦有過焉。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言失實

與我同年的舉人鄒道峰說:有個姓韓的書生於乾隆丁卯年夏天,住進山裏用功讀書。他的窗外是懸崖,懸崖下面是山澗。山澗十分陡峭,與對面峭壁雖相距不遠,卻只能相望而不能及。月明之夜,韓生常常看見,對面峭壁下方的岸邊有人影晃動,雖然知道那一定是鬼,但估計他過不到這邊來,所以也不怎麼害怕。時間一長,漸漸習慣了,就試著與他對話。那邊也有回聲,說自己是墜入山澗摔死的鬼,在這裏等著找替身。韓生開玩笑地把喝剩下的酒,隔著窗子灑到山澗內,鬼急忙接著喝了,並表示了謝意。從此以後,在讀書閒暇時,他與鬼成了聊天的朋友,頗能消愁解悶。

一天,韓生試探地問:「人都說鬼有先知。我今年要去應舉,你能不能算算我的前途如何?」鬼說:「神仙不查閱簿冊,也做不到先知,何況我們鬼類。鬼只能通過陽氣的盛衰,測知人的壽數與命運;根據神光的明朗與晦暗,探得人是正直還是邪惡。至於官場前途之類的事,那些冥官和執事的鬼,也只能通過偷聽才能得知;城市裏的鬼,是從傳聞中獲取資訊;而山野之鬼,連這些也達不到啊。在城市裏面,也得是機靈乖巧的鬼,至於愚鈍笨拙的,照樣是什麼消息也得不到。就如同您獨自住在山裏,官府的事尚不得而知,何況朝廷的機密呢?」

一天夜裏,韓生聽見那鬼隔著山澗喊他,說:「我給您報喜了。剛才,城隍到這裏巡山,和土地爺扯了會兒閑天兒,好像是說,今科解元正是您。」韓生暗中高興。等到發榜時,那上面寫的解元,是一個叫韓作霖的人。原來,鬼所得知的,不過是一個同姓的人罷了。韓生歎息道:「鄉里的人傳說官府裏的事,也許就像這樣吧!」

【原文】

同年鄒道峰言,有韓生者,丁卯夏讀書山中。窗外為懸崖,崖下為澗,澗絕陡,兩岸雖近,然可望而不可至也。月明之夕,每見對岸有人影,雖知為鬼,度其不能越,亦不甚怖。久而見慣,試呼與語,亦響應,自言是墮澗鬼,在此待替。戲以餘酒,憑窗灑澗內,鬼下就飲,亦極感謝。自此遂為談友,誦肄之暇,頗消岑寂。一日,試問:「人言鬼前知。吾今歲應舉,汝知我得失否?」鬼曰:「神不檢籍,亦不能前知,何況於鬼?鬼但能以陽氣之盛衰,知人年運;以神光之明晦,知人邪正耳。若夫祿命,則冥官執役之鬼,或旁窺竊聽而知之;城市之鬼,或輾轉相傳而聞之,山野之鬼,弗能也。城市之中,亦必捷巧之鬼乃聞之,鈍鬼亦弗能也。譬君靜坐此山,即官府之事不得知,況朝廷之機密乎?」一夕,聞隔澗呼曰:「與君送喜!頃城隍巡山,與社公相語,似言今科解元是君也。」生亦竊自賀。及榜發,解元乃韓作霖,鬼但聞其姓同耳。生太息曰:「鄉中人傳官裏事,果若斯乎!」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畏正氣

及孺愛先生說:(先生是我的遠房表侄,但我小時候他對我做啟蒙教育,所以我對他一直以師禮相待。)交河有人的田地靠近墳堆,離家比較遠,就在田邊建間屋居住,晚上常聽到鬼講話,見慣了也不奇怪。有一天晚上,聽到墳墓裏有喊聲說:「你怎麼這樣狼狽呢?」另一個聲音回答道:「剛才在路上碰到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孩子趕路。我見她面有衰氣,死期快到了,就沒有躲避。沒想到那女子忽然打了個噴嚏,那股氣打中了我,就像槌舂一樣,我受傷倒在地上。休息了很久,才能回來。現在胸膛還隱隱作痛。」這個種田人默默地記下這番話。

第二天,耘田的人聚在一起,這個人就把事情講出來,還問:「昨天傍晚,誰家的女子在路上碰到鬼了?」其中有個姓宋的說:「昨晚我女兒和我兒子從外婆家回來,並沒有碰到鬼的事。」大家都認為那個人亂講。幾天以後,宋家女兒被人抓住欲施暴,她堅決反抗,而被殺死了。人們這才知道,女人貞烈的正氣,雖然臨近死亡,仍然剛強有力。鬼怪之所以害怕正直的人,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原文】

汲孺愛先生言(先生於余為疏從表姪,然幼時為余開蒙,故始終待以師禮。),交河有人,田在塚旁,去家遠,乃築室就之。夜恒聞鬼語,習見不怪也。一夕,聞塚間呼曰:「爾狼狽何至是?」一人應曰:「適路遇一女,攜一童子行。見其面有衰氣,死期已近,未之避也。不虞女忽一嚏,其氣中人,如巨杵舂撞,傷而仆地。蘇息良久,乃得歸。今胸鬲尚作楚也。」此人默記其語。次日,耘者聚集,具述其異,因問:「昨日誰家女子傍晚行,致中途遇鬼?」中一宋姓者曰:「我女昨晚同我子自外家歸,無遇鬼事也。」眾以為妄語。數日後,宋女為強暴所執,捍刃抗節死。乃知貞烈之氣,雖屆衰絕,尚剛勁如是也。鬼魅畏正人,殆以此夫。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而無悔

河豚只有天津產得最多,當地人吃河豚像吃蔬菜一樣。但也常有中毒而死的人,因為不一定家家都善於烹治此物。姨丈牛惕園先生說:有一個人愛吃河豚,終於中毒而死。死後,妻子夢見他說:「我的供品裏為什麼沒有河豚?」這真是死而無悔。

姚安公說,有個人勉強能溫飽,後因賭博敗了家。臨死前對兒子說:「一定要把賭具放進棺材裏。如果沒有鬼,與白骨一齊化為黃土,也沒有什麼壞處;如果有鬼,在荒草叢中,沒它,用什麼消遣呢?」裝殮時,人們都說要根據禮法下葬,臨終前說的話是不可遵從的。他兒子說:「你們難道沒有聽說,侍奉死者應該像伺候活人一樣嗎?他生前我不能勸阻,死了我還能違拗他嗎?我不通道學,諸位也別來干預人家的事。」最終,還是遵從了死者的遺命。姚安公說:「這種做法不合禮儀,但體現了孝心。我厭惡那些事事遵從古禮,而親情卻很淡薄的人。」

【原文】

河豚惟天津至多,土人食之如園蔬,然亦恒有死者,不必家家皆善烹治也。姨丈惕園牛公言,有一人嗜河豚,卒中毒死。死後見夢於妻子曰:「祀我何以無河豚耶?」此真死而無悔也。又姚安公言,裏有人,粗溫飽,後以博破家。臨歿,語其子曰:「必以博具置棺中,如無鬼,與白骨同為土耳,於事何害;如有鬼,荒榛蔓草之間,非此何以消遣耶?」比大殮,僉曰:「死葬之以禮,亂命不可從也。」其子曰:「獨不雲事死如事生乎?生不能幾諫,歿乃違之乎?我不講學,諸公勿幹預人家事。」卒從其命。姚安公曰:「非禮也,然亦孝思無已之心也。吾惡夫事事遵古禮,而思親之心則漠然者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憤激為厲

張某和瞿某,小時候是同學,長大了成為好朋友。後來,瞿某與人打官司,張某接受了人家的金錢,探出了瞿某的秘密,洩露給瞿某的仇家。瞿某因此而大受其辱,陷於窘境。瞿某聽說張某從中搗鬼,對他恨之入骨。但因張某事情辦得機密,未抓到他的把柄,所以瞿某表面上仍與他維持關係。不久,張某突然死了,瞿某千方百計娶來張某的媳婦。雖然事事依禮而行,但平時談話,瞿某對她仍以嫂相稱。張某的媳婦為人質樸,以為新夫出於憐愛,與她往來戲謔,所以並不介意。

一天,瞿某與她一同進餐,忽然蹦起來喊著自己的名字,說:「瞿某,你太過分了!我固然是負心之人,但我的媳婦已經歸你了,這完全可以補償我的過失,你為什麼還要稱她為嫂呢?女人死了丈夫轉嫁他人是常事,男人娶再嫁之婦也是常事。我既然已經死了,就不能禁止我的媳婦嫁人,當然也不能禁止你娶她。我已經失掉了朋友的義氣,也就無權責備你娶朋友的媳婦。現在,你不把她當成媳婦來對待,仍帶著我的姓稱她為張大嫂,所以,你不是娶了我的媳婦,而是在姦淫我的妻子。對姦淫我妻子的人,我就有權將他殺死了。」瞿某從此顛狂起來,過沒幾天就死了。

如果用直截了當的方法進行報復,聖人也不好禁止。張某的行動,固然表現了小人的處世態度,但還不能算是不共戴天的仇敵。瞿某用計謀娶了張某的媳婦,報復的手段已經過份了;可是又把這女人當做賣淫的妓女,玷污張家的名聲,真是太過份了。怎麼能怪張某的魂靈如此憤激呢!

【原文】

張某、瞿某,幼年同學,長相善也。瞿與人訟,張受金,刺得其陰謀,泄於其敵。瞿大受窘辱,銜之次骨。然事密無左證,外則未相絕也。俄張死,瞿百計娶得其婦。雖事事成禮,而家庭共語,則仍呼曰張幾嫂。婦故樸願,以為相憐相戲,亦不較也。一日,與婦對食,忽躍起自呼其名曰:「瞿某爾何太甚耶?我誠負心,我婦歸汝,足償矣。爾必仍呼嫂,何也?婦再嫁常事,娶再嫁婦亦常事,我既死不能禁婦嫁,即不能禁汝娶也。我已失朋友義,亦不能責汝娶朋友婦也。今爾不以為婦,仍繫我姓呼為嫂,是爾非娶我婦,乃淫我婦也。淫我婦者,我得而誅之矣!」竟顛狂數日死。夫以直報怨,聖人不禁。張固小人之常態,非不共之仇也。計娶其婦,報之已甚矣。而又視若倚門婦,玷其家聲,是已甚之中又已甚焉!何怪其憤激為厲哉?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心研察,情偽乃明

明恕齋先生曾任獻縣令,是一位好官。他擔任太平府知府時,因有一宗疑案,便換上便裝親自查訪。偶然在一座小廟裏休息,廟中的和尚八十多歲了,見了他合掌肅立,呼喚他的徒弟備茶。徒弟在遠處應聲說:「太守要來了,可否先引客人在旁屋休息呢?」和尚回答說:「太守已經到了,趕快獻茶來。」明大人大吃一驚說:「怎會知道我要來?」和尚回答說:「大人是一郡首長,一舉一動,全郡都知道,豈止我一人知道!」又問,你怎麼認識我?回答說,太守不能認識郡中所有的人,全郡的人誰不認識太守呢?又問,你知道我為什麼事出來?和尚說,是為某件案子的事而來。雙方早就派了他們的同夥,分散在您經過的沿路上了,不過,都假裝不認識大人。明公聽了,惝然若有所失。

明公又問道,你怎麼不佯裝不認識我呢?老僧急忙跪下磕頭,說:「死罪死罪!就想等大人這麼問呢。大人作為一郡之主,政績不差於漢代名臣龔遂、黃霸。但使百姓心中稍嫌不足的就是好微服私訪。這不僅容易讓那些大奸大惡們施計加以利用,就是鄉里小民,誰沒有親朋好友?誰沒有恩怨呢?訪查到甲的朋友,那麼甲就有理而乙沒有理;訪查到乙的同夥,甲就沒理而乙有理。詢問到與當事人有仇的,那麼當事人肯定沒理;詢訪到與當事人有恩的,那麼當事人肯定有理。至於婦女小孩,所見所聞不真實;衰翁病婆,話語糊塗,這怎能做為定案的根據呢?大人親自訪查還是這樣,如果再依靠別人的所見所聞來定案,能有好效果嗎?而且,私訪的弊端,不僅僅體現在判案上。民情敗壞,私訪也有害。在修河渠、築堤堰上尤為突出。小民們只顧自身的利益,當水有利於自己時,就竭力攔截自用;當水成患時,就把鄰里當作溝壑,轉嫁災禍,這就是他們的神機妙算。誰肯出面根據地形的大局,制定長久的治水計畫呢?老僧是世外之人,本不應該干預人世間的事物,何況官府的事務?但是佛法慈悲,捨身幫助眾人,只要有利於事,就應該冒死直言相告。還望大人明察。」

明公深思老僧的一番話,竟不再私訪而回府了。第二天,明大人派衙役給老和尚送錢糧。衙役回來向他報告說:「大人回府之後,老和尚對他的徒弟們說 :『我的心事已經了結。』,便辭世了。」

楊汶川先生曾講過這件事。姚安公說:「凡是審案斷案,只要虛心研究觀察,真偽就會明瞭。過分地相信別人和自己,都是不對的。過分聽信別人的弊端,正如老僧所講述的;盲目相信自己的害處,也有說不完的例子。真想再有一個老和尚,也為我們說法。」

【原文】

明公恕齋,嘗為獻縣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時,有疑獄,易服自察訪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餘矣,見公合掌肅立,呼其徒具茶。徒遙應曰:「太守且至,可引客權坐別室。」僧應曰:「太守已至,可速來獻。」公大駭曰:「爾何以知我來?」曰:「公,一郡之主也,一舉一動,通國皆知之,寧獨老僧?」又問:「爾何以識我?」曰:「太守不能識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則孰不識太守?」問:「爾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兩造皆遣其黨,布散道路間久矣。彼皆陽不識公耳。」公憮然自失,因問:「爾何獨不陽不識?」僧投地膜拜曰:「死罪,死罪。欲得公此問也。公為郡不減龔、黃,然微不慊於眾心者,曰好訪。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預為蠱惑計也;即鄉裏小民,孰無親黨,孰無恩怨乎哉?訪甲之黨,則甲直而乙曲;訪乙之黨,則甲曲而乙直。訪其有仇者,則有仇者必曲;訪其有恩者,則有恩者必直。至於婦人孺子,聞見不真;病媼衰翁,語言昏憒,又可據為信讞乎?公親訪猶如此,再寄耳目於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訪之為害,非僅聽訟為然也。閭閻利病,訪亦為害,而河渠堤堰為尤甚。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則遏以自肥,水有患則鄰國為壑,是其勝算矣。孰肯揆地形之大局,為永遠安瀾之計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應預世間事,況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捨身濟眾,苟利於物,固應冒死言之耳。惟公俯察焉。」公沈思其語,竟不訪而歸。次日,遣役送錢米。歸報曰:「公返之後,僧謂其徒曰:『吾心事已畢。』竟泊然逝矣。」此事楊丈汶川嘗言之。姚安公曰:「凡獄情虛心研察,情偽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勝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為說法乎!」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毒菌見聞

我在烏魯木齊時,守城軍營都司朱君,送了一些鮮蘑菇給我,守備徐先生因而說:當年他還沒有發達為官時,偶爾見到一位賣鮮蘑菇的人,想買一點。旁邊有一位老者,卻大聲斥責賣鮮蘑菇的人說:「他還要在這裏做幾任官,你怎麼敢這樣做,把這種東西賣給他吃!」賣者猶豫而去。徐君並不認識那位老者,事後老者亦不知去向。第二天,聽說有人吃了蘑菇後死掉了。徐君懷疑那位老者是土地爺的化身。而那個賣蘑菇的人卻再也沒遇見,懷疑是個找替身的鬼。

《呂氏春秋》稱味道最美的蘑菇,是越駱之地所出產的蘑菇。這樣蘑菇本來無毒,有毒的都是被毒蛇、毒蟲爬上污染過的。吃了這種毒蘑菇,會使人狂笑個不停。陳仁玉所作《菌譜》中,載有用水調苦茶白礬可以解菌毒的方法;張華的《博物志》、陶宏景的《名醫別錄》都載有地漿解毒法。地漿解毒法,是用黃泥調水,澄清以後飲用。

【原文】

餘在烏魯木齊日,城守營都司朱君饋新菌,守備徐君(與朱均偶忘其名。蓋日相接見,惟以官稱,轉不問其名字耳。)因言:「昔未達時,偶見賣新菌者,欲買。一老翁在旁,訶賣者曰:『渠尚有數任官,汝何敢此?』賣者逡巡去。此老翁不相識,旋亦不知其何往。次日,聞裏有食菌死者,疑老翁是社公,賣者後亦不再見,疑為鬼求代也。」《呂氏春秋》稱味之美者,越駱之菌,本無毒,其毒皆蛇虺之故,中者使人笑不止。陳玉仁《菌譜》載水調苦茗白礬解毒法,張華《博物志》,陶宏景《名醫別錄》並載地漿解毒法。蓋以此也(以黃泥調水,澄而飲之,曰地漿。)。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謂善了

李雲舉說:東光縣有個以煙薰之法捉狐的人,每年常常帶著火石、獵網,來往於廢墟墓地之間。一天晚上,正當他躲藏著觀察之時,只見一個頭戴方巾、身穿衣褲相連服裝的人,從一座墳頂冒出來,發出喊聲。大群狐鬼從四面雲集而來,圍繞著這人藏身的樹叢,發出陣陣猙獰恐怖的號叫,一齊大呼抓住這個惡人,煮熟了作肉乾吃。薰狐人無路可逃,只好爬上一棵很高的樹。戴方巾的人又指揮著群狐,讓它們把樹鋸倒。隨即聽見鋸樹聲訇訇地響起來。薰狐人又怕又急,俯身向下叫道:「如承蒙你們放了我,再也不敢到這裏來了。」狐狸們根本不理睬他,鋸樹聲更加急切。薰狐人再三哀求,那戴方巾者才說:「果真如此,你必須先起誓。」薰狐人發完誓,狐鬼們都不見影了。

我說,這些狐鬼都可稱得上是善於了事的了。如果沒完沒了地侵擾。就逼得人不得不鋌而走險,背城決一死戰了。以這群狐鬼的力量,殺死一個人原本不是件難事。然而殺一人容易,殺死一人卻激起更多人的憤怒,非焚巢掘穴不可。所以,群狐們僅僅讓那人知道害怕就放了他,姑且和解了事,就可能防止後患了。有力量的人不用盡氣力,就可以蓄養自己的威力;要使人屈服的人讓對手容易順從,就可以來歸服。

齊楚召陵之戰時,齊不追究楚國僭越天子,卻只責怪楚國貢獻苞茅太遲。這就使楚國容易接受,屈完來簽訂了盟約之後,齊軍當即撤回,不用盡軍力,為的是蓄養軍威。道學家談論起《春秋》來,動不動就說:齊桓公只滿足於獲得小利。難道楚國當時不知道依靠方城之固、漢水之利,拼死一戰嗎?這樣拼死一戰而不能勝,天下還有可為之事嗎?南宋淮西軍的叛亂,符離一戰宋軍的慘敗,是我從史書中得到的證明。

【原文】

李雲舉言,東光有薰狐者,每載燧挾罟,來往墟墓間。一夜,伏伺之際,見一方巾襴衫人,自墓頂出,䰰䰰(苦侯反,說文曰:「鬼聲也。」)長嘯,群狐四集,圍繞叢薄,猙獰嗥叫,齊呼:「捕此惡人,煮以作脯!」薰狐者無路可逃,乃攀援上高樹。方巾者指揮群狐,令鋸樹倒。即聞鋸聲訇訇然。薰狐者窘急,俯而號曰:「如蒙見釋,不敢再履此地!」群狐不應,鋸聲更厲。如是號再三,方巾者曰:「果爾,可設誓。」誓訖,鬼狐具不見。此鬼此狐,均可謂善了事矣。蓋侵擾無已,勢不得不鋌而走險,背城借一。以群狐之力,原不難於殺一人;然殺一人易,殺一人而激眾人之怒,不焚巢犁穴不止也。僅使知畏而縱之,姑取和焉,則後患息矣。有力者不盡其力,乃可以養其威;屈人者使人易從,乃可以就服。召陵之役,不責以僭王,而責以苞茅,使易從也。屈完來盟即旋師,不盡其力,以養威也。講學家說《春秋》者,動議齊桓之小就。方城漢水之固,不識可一戰勝乎?一戰而不勝,天下事尚可為乎?淮西、符離之事,吾徵諸史冊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逾牆禍患

劉燮甫說:有個書生,十六、七歲,長得清秀聰明,非常上進,很有希望取得功名。有一天,他突然發狂講胡話,好像遇見鬼神一般。等到他醒來時問他,他說:「我到景城的土地神賽會上看戲,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才要動身回家,歸途上經過一戶人家,我進去討水喝。這戶人家只有一個少婦,拿水給我喝,還留我坐下休息,說她丈夫因官差外出,要明天才回來。少婦用眼睛傳情達意,仿佛想和我親熱。我也喜歡她柔順嫵媚,就和她成了好事。分別的時候,她流著眼淚,吩咐我不要再去了,還送給我兩隻手釧。第二天,我看那手釧,上面有斑斑點點的銅綠,透出淡淡的銀色,仿佛是埋在泥土裏多年似的。我心裏明白,少婦是鬼,但還是懷念不已。昨天,我再到那個地方,來來去去地尋找,突然,有一個黑面長髯的人出現,抽我巴掌,我跌跌撞撞地跑回家,他也跟著來了。從此,我經常看到他對著我痛駡。我就變成忽睡忽醒,其他什麼都不知道了。」書生的父母就到那墳墓上祭奠,並且把手釧埋回墳墓裏。

不久,他們的兒子睜大眼睛大叫道:「我老婆丟失手釧,我疑心另有緣故,只是沒有查到是誰,只好把老婆倒吊鞭打五百下,賣到遙遠的地方去了。現在看到你們偷偷把手釧送回來,才知道我老婆是被你兒子所引誘。這並不是小事,怎能用酒食金錢,致謝賠禮就可以解決呢?」書生發狂了一個多月,就死去了。可見,男女偷情的行為,即使在陰間也是會帶來災禍的!

【原文】

劉燮甫言,有一學子,年十六七,聰俊韶秀,似是近上一流,甚望成立。一日,忽發狂譫語,如見鬼神。俟醒時問之,自雲:「景城社會觀戲,不覺夜深。歸途過一家求飲,唯一少婦,取水飲我,留我小坐,言其夫應官外出,須明日方歸。流目送盼,似欲相就,愛其婉媚,遂相燕好,臨行涕泣,囑勿再來。以二釧贈我。次日視之,銅青斑斑,微有銀色,似多年土中者。心知是鬼,而憶念不忘。昨再至其地,徘徊尋視,突有黑面長髯人,手批我頰,蹌踉奔歸,彼亦隨至。從此時時見之,向我詬厲。我即忽睡忽醒,不知其他也。」父母為詣墓設奠,並埋其釧。俄其子瞋目呼曰:「我婦失釧,疑有別故,而未得主名,僅倒懸鞭五百,轉鬻遠處。今見汝竊來,乃知為汝所誘。此何等事,可以酒食金錢謝耶?」顛癇月餘,竟以不起。然則鑽穴逾牆,即地下亦尚有禍患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四 槐西雜志四》,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冤鬼也

我岳父馬周籙先生家,有一個老僕人叫門世榮,他說一次渡吳橋縣的鉤盤河,太陽西沉。河水暴漲,水流縱橫,不知什麼地方可以過河。他看見兩個人騎馬走在前面,迂回著找路,走的都是淺處,好像熟悉地形。門世榮也就跟著他們走。快到河岸的時候,一個人忽然勒住馬,等世榮到了跟前,小聲對他說:「您要想渡河,應當向左繞半里路左右,看到對岸有一棵枯樹的地方,就可以過河。我引這個人來這裏,是有目的,您千萬別跟著他受連累。」世榮猜他是盜賊,驚恐地勒轉馬頭,從他指的另一條路走,卻時時回頭看。他看見這個人打馬走在前邊,後邊一個人跟隨他到了河中間,突然水淹過頭頂,人和馬都沉沒了。前邊那個人頓時化作一股旋風飛走了,他這才知道那人是來報仇的鬼。

【原文】

外舅周籙馬公家,有老僕曰門世榮,自言嘗渡吳橋鉤盤河,日巳暮矣,積雨暴漲,沮洳縱橫,不知何處可涉,見二人騎馬先行,迂迴取道,皆得淺處,似熟悉地形者。因隨之行。將至河幹,一人忽勒馬立,待世榮至,小語曰:「君欲渡河,當左繞半裏許,對岸有枯樹一株可行。吾導此人來此,將所有為,君勿與俱敗。」疑為劫盜,悚然返轡,從所指路別行,而時時回顧,見此人策馬先行,後一人隨至中流,突然滅頂,人馬俱沒,前一人亦化旋風去,乃知報冤鬼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三 槐西雜志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