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忘務本--家庭教育
有一位讀者(老師),有一次跟筆者探討因果現象的時候曾經表示,一個人如果能夠運用自己的錢財去救助別人固然功德無量,甚至用自己閒暇的時間去幫助鋪橋造路、便利交通也是一大善事;可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忠厚傳家」,克盡父母的職責,不僅隨時注意自己子女的教育,而且能夠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行為的表率,這種修身齊家,重視「務本」的行為,應該也是一種善行。
筆者非常贊成這種看法。事實上這種「務本」的工作最為重要;因為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重視家庭教育,使自己的孩子都能知書達禮、明瞭為人處世的道理,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則整個社會風氣便可以獲得根本的改善。所謂:「上醫醫未病,下醫醫已病」,事先的教育與防範,勝過事後的補救或醫治何止千百倍。由於善盡職責的父母不僅可以教好自己的子女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而且還可以因此大量減少社會上種種犯罪的行為或不幸的後果發生,因此乃是正本清源、改善社會的最佳途徑和根本之道,所以也最值得稱道。
這位老師一向認為自己的父母親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模範,因此在同事與鄰里之間更是有口皆碑,人人敬佩。她希望永遠以父母的行誼作為自己傚法的榜樣,並且以此來教訓自己的孩子。下面便是她的經驗和見證:
在我的心目中家父與家母可以說是平凡中最不平凡的人。家父五歲便喪父,家境極為貧困,每天過著三餐不繼的日子。幸虧祖母含辛茹苦,克勤克儉,將孩子養大,並經常以傳統的美德來教養子女,以致每一位子女都有一顆忠厚、善良的心與勤勞節儉的習慣。雖然我的家境一直都不富裕,然而父母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除了經常與學校老師聯絡之外,平常家父更注意倫理道德的實施,常常利用機會對我們講一些民間有關忠、孝、節、義的故事,使我們子女自幼便在小心靈中知道對長輩要孝順、待人要忠誠善良,不可貪心或作虧心事。
而讓我們感到更難得的是,家父母不僅能夠「坐而言」;而且還能夠「起而行」,親身實踐,言行一致,成為子女的表率。許多鄰居看到家父服侍奶奶和孝敬奶奶的無微不至後,沒有一個不加以稱讚,並深深受到感動。家母一向古道熱腸,經常幫助鄰居。當時我們生活很苦,但是如果看到比我們更苦的人,她一定以一顆慈悲的心腸來加以救助。雖然這種救助可能只是一碗飯、幾件衣服;或幾條甘藷而已,可是這些卻代表了無限的愛心和關懷。父母親常告訴我們,看到年老的病人應該設法去安慰或陪伴他們,如果看到殘障的人更不可以取笑,而應該同情他們和幫他們才對,因為如果有一天我們遭逢不幸意外而成為五官或四肢不全而受到別人的譏笑,那麼內心將會如何的痛苦呢?
此外在工作上家父更是奉公守法,廉潔自持,而且一介不取、一絲不苟。他曾經在一家客運公司服務了數十年,從不造假帳、不虛報,所有經辦的事務全都交代得清清白白,為的是「生平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母親為了撫養並教育五個孩子,更不辭一切辛勞;一方面養豬,一方面幫人洗衣,到伙食團做零工,甚至做各種可做的副業。以便竭盡可能地貼補家用,並使子女的學業不因家庭經濟的影響而輟學。我們的家過去雖然很清寒,然而因為父母關愛而充滿了溫馨和幸福。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們姊妹要出嫁之前,父母就再三叮嚀和囑咐:到婆家後,每天早晚都要向公公婆婆請安;並且要替公婆準備盥洗用具,要孝順公婆、愛護小姑。由於我們姐妹每一個人大都能遵守他們這種教訓;因此結婚後便也與公婆相處得很好,並且獲得他們的歡心。此外家父母還常提醒我們,將來如果娶媳婦,應當將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來愛護,同時也要教導自己的兒子應加以善待之;如果媳婦常有意見,則身為公婆的人也應當將她當作一個自己最不懂事的女兒來加以開導和勸化。總之,大家如果都能夠真誠相待,互相容忍和尊重;結果必然「家和萬事成」。隨時都會呈現一團祥和之氣,倘能如此自然幸褔可期。
過去曾經有一位朋友告訴家父,如果當時家父在服務公司的期間存有一些貪念,也許今天所住的必然是高樓大廈,不可能一直到今天都還窩居在一個又窄又矮的陋室中。不過家父在財富方面雖然兩袖清風毫無積存,然而在家庭教育、栽培子女方面,我認為相當的成功。因為我們這些子女後來都能秉承庭訓,能自立自強、努力奮發、不斷上進;因此全部都能受到極好的教育。而分別畢業於師專(二人)、大學(二人)和研究所(一人)。這些都應該歸功於家父母不斷地教誨和辛苦的栽培。俗語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現在覺得這一句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近幾年來看過了不少的佛經和善書之後,更深切體會到因果現象的確切性,尤其是《了凡四訓》一書給我的啟示更大。由書中的舉證使我更瞭解行善積德可以消解災厄、改造命運。基於這種認識,之前我兩個孩子分別參加大學、高中聯考,我就事先替他們暗中做了不少的善事(助印善書佛經、救濟貧困、參加春風化雨社等)。後來聯考發表的結果r竟比預期的希望好了許多。例如老大在考前曾經有三個精通命理的相士加以推測,都異口同聲地表示他「考運太差」、「希望渺茫」。老二成績雖然較好,但考試時極易患得患失,緊張失常,因此非常替他擔心。沒想到考試的結果,老大居然能夠出乎意外考上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而老二的成績也非常理想,因此也就順利的考上第一志願的學校。由此也可以再度證明一個人如果能夠多多行善,便能相當有效的改善未來的命運。
(節錄自《我怎樣改造了自己的命運》,雲鶴教授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