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祖訓孫

益都有位書生,才華橫溢,出類拔萃。一天晚上,他出外散步納涼,碰上了本村一個女子。二人眉目傳情,心意相通。事後,書生派了一個女僕傳過話去,約那女子於某夜虛掩上後門等他。到了那天,書生潛蹤匿跡前去赴約。他正摸著黑,扶著牆向前走著,忽然,一道火光閃過,刹那間,周圍明亮有如皓月當空。只見一個厲鬼橫在路上。書生倉皇逃回了家,差點兒嚇掉了魂。

第二天早上,他去私塾上課,塾師忽然正襟危坐,大聲叫喊道:「我辛辛苦苦積了點兒陰德,該有個孫子科考成功。可是,他竟然去幹跳牆鑽洞、捻花惹草的勾當,這不是自己毀掉自己嗎?幸虧我變成厲鬼加以阻擋,使他免除了被削籍的處分,不過,有兩次考試他是要落榜的。你受人酬報,教人子弟,為什麼對學生這樣放任自流呢?」說完,塾師自己打臉打了十幾下,然後昏迷倒地。大家正忙著灌湯救治,忽然,家中那個傳信的女僕也自打著嘴巴說:「你們祖孫三代給我家當奴僕,難道是那種朝秦暮楚的人嗎?小主人胡作非為,你應該勸誡他,如果他不聽,可以向主人報告。為了圖幾個賞錢就獻媚取寵,險些誤了他的終身,這不是忘恩負義嗎?以後若不悔改,我就要你的命!」說罷,她也昏倒在地。過了很長時間,他們才甦醒過來。我的學生李南澗曾親見此事。

可見,祖宗積德是如此之難,子孫將它敗壞卻相當容易。那位祖父雖已死去,對子孫的好歹尚且不忘,每個人難道不應該好好想一想嗎?然而,南澗說,那個書生後來終生不第,最後貧困而死。大概是因為他淫行不改,他的祖父也無可奈何吧?這位祖父或附形於塾師,或附形於女僕,卻不附形於他的子孫,這表明他存有溺愛之心,所以,他始終不明白,子孫受懲的根本原因其實就在他自己身上。

【原文】

益都有書生,才氣飈發,頗為雋上。一日,晚涼散步,與村女目成。密遣僕婦通詞,約某夕虛掩後門待。生潛蹤匿影,方暗中捫壁竊行,突火光一掣,朗若月明,見一厲鬼當戶立。狼狽奔回,幾失魂魄。次日至塾,塾師忽端坐大言曰:「吾辛苦積得小陰騭,當有一孫登第,何逾牆鑽穴,自敗成功?幸我變形阻之。未至削籍,然亦殿兩舉矣。爾受人脩脯,教人子弟,何無約束至此耶?」自批其頰十餘,昏然仆地。方灌治間,宅內僕婦亦自批其頰曰:「爾我家三世奴,豈朝秦暮楚者耶?幼主妄行,當勸戒,不從,則當告主人。乃獻媚希賞,幾誤其終身,豈非負心耶?後再不悛,且褫爾魄。」語訖亦昏仆。並久之乃蘇。門人李南澗曾親見之。蓋祖父之積累如是其難,子孫之敗壞如是其易也。祖父之於子孫如是,其死尚不忘也,人可不深長思乎?然南澗言,此生終身不第,顑頷以終。殆流蕩不返,其祖亦無如何歟?抑或附形於塾師,附形於僕婦,而不附形於其孫,亦不附形於其子,猶有溺愛者存,故終不知懲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定勝天

竹汀又說:有一個人,夜間住在城隍廟的走廊裏,聽到了城隍與小鬼的對話。小鬼說:「我奉命去拘捕某婦女,可這個婦女惦記著病中的婆婆,不想死,她的意念與婆婆緊密聯接,神不離舍(軀體),我沒法拘捕她,怎麼辦呢?」城隍說:「愚忠愚孝之人,大多不計較成敗得失。他們與命運抗爭,實在是自討苦吃,這種人固然不少;然而由於精誠所至,鬼神也不能奪去他性命的人,偶而也會出現一兩位。這種情況,與強魂拒捕是完全不同的。你說的事應該稟報嶽帝,再行定奪,千萬不要匆匆忙忙地派厲鬼去強行拘捕啊 」城隍的話說完之後,就再也沒有聲音了。後來,那位婦女是否能被拘捕,不得而知。然而,從這件事情,足以證明「人定勝天」(人通過主觀努力可以改變天命)的格言,的確有道理啊

【原文】

竹汀又言,有夜宿城隍廟廊者,聞殿中鬼語曰:「奉牒拘某婦。某婦戀其病姑,不肯死,念念固詰,神不離舍,不能攝取,奈何?」城隍曰:「愚忠愚孝,多不計成敗。與命數爭,徒自苦者,固不少;精誠之至,鬼神所不能奪者,挽回一二,間亦有之。與強魂捍拒,其事迥殊,此宜申嶽帝取進止,毋遽以厲鬼往也。」語訖,遂寂。後不知究竟能攝否。然足知人定勝天,確有是理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女成仙

堂侄竹汀說:文安縣有一個人到古北口外當雇工,久無音信。他的父母因年收成不好,也到口外謀生,且去尋覓兒子,也一去久無音信。後來有人在泰山下見到了老兩口。他們說當初到了密雲縣東北時,天色已晚。冷風吹來,陰雲漸濃。遙見山谷中有燈光,便投奔過去。到了跟前,見有幾間土房,圍著高粱秸牆。有個老媽子出來,問了他們的籍貫鄉里,進去通告。老媽子又出來問姓名年齡,並問有沒有兒子到口外去,兒子叫什麼,多大了。老兩口都照實說了。忽然有位女子整衣迎了出來,請老兩口坐上座,她拜見之後,侍立一旁,叫老媽子催促婢女準備酒菜,態度極為親切。老兩口不知是怎麼回事,站起來再三追問。女子失聲痛哭,趴在地上說:「我不敢欺騙公婆,我是狐女,曾和您的兒子結為夫妻。我本來出於相互愛慕,沒有迷惑他的意思,沒想到他愛戀我過度,竟因精氣枯竭身體乾瘦而死。我心裏時常悔恨,所以發誓不再嫁,而在他的墓旁住著。如今無意間遇見了公婆,希望不要到別處了,我還能扶養公婆。」老兩口開始時極為吃驚,隨後見她情意真切,便相互拉著哭了一場,於是就留了下來。

狐女侍奉公婆無微不至,反而勝過兒子。這麼過了六、七年,狐女忽然打發老媽子去買來一具棺材,且準備鐵鍬簸箕之類。老兩口問她這是幹什麼。狐女高興地說:「公婆應該祝賀我。我侍奉公婆,不過是為追念死去的丈夫,以盡我的心意,不料,卻感動了土神,報告了東嶽帝。東嶽帝同情我,准許不等我修煉成功,即可脫形修成正果。如今,要把我的遺蛻和我丈夫葬在一起,以體現死則同穴的意思。」說罷,把老兩口帶到側屋。那兒果然有一隻黑色狐狸躺在榻上,毛色如黑漆,抬起來輕得像樹葉,一敲則發出金石聲。這才相信她是真仙。安葬完以後,她又對公婆說:「如今我隸屬碧霞元君為女官,應該到泰山去,請公婆和我一起走。」於是一起到了泰山,租了房子和當地人雜居在一塊兒。狐女只是不叫人看見她的形體,還像以前那樣善養公婆。後來就不知他們怎樣了。

這個故事和前面所記敍的狐女大致相同。不過前一狐女是有目的地供養婆婆,所以僅僅免於天誅。這個狐女不是有所求而侍候公婆,所以能修煉成仙。天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這話一點也不假啊

【原文】

族姪竹汀言,文安有傭工古北口外者,久無音問。其父母值歲荒,亦就食口外,且覓子。亦久無音問。後乃有人見之泰山下,言:「昔至密雲東北,日已暮,風雲並作。遙見山谷有燈光,漫往投止。至則土屋數楹,圍以秫籬。有老嫗應門,問其裏貫,入以告。又遣問姓名年歲,並問:『曾有子出口否?子何名?年幾何歲?』具以實對。忽有女子整衣出,延入上坐,拜而侍立,促老嫗督婢治酒肴,意甚親昵。莫測其由,起而固詰。則失聲伏地曰:『兒不敢欺翁姑,兒狐女也。嘗與翁姑之子為夫婦,本出相悅,無相媚意。不虞其愛戀過度,竟以瘵亡。心恒愧悔,故誓不別適,依其墓以居。今無意與翁姑遇,幸勿他往,兒尚能養翁姑。』初甚駭怖,既而見其意真切,相持涕泣,留共居。狐女奉事無不至,轉勝於有子,如是六七年。狐女忽遣老嫗市一棺,且具鍤畚。怪問其故。欣然曰:『翁姑宜賀兒。兒奉事翁姑,自追念逝者,聊盡寸心耳。不期感動土神,聞於嶽帝。嶽帝憫之,許不待丹成,解形證果。今以遺蛻合窆,表同穴意也。』引至側室,果一黑狐臥榻上,毛光如漆;舉之輕如葉,扣之乃作金石聲。信其真仙矣。葬事畢,又啟曰:『今隸碧霞元君為女官,當往泰山,請共往。』故相偕至此,僦屋與土人雜居。狐女惟不使人見形,其供養仍如初也。」後不知其所終。此與前所記狐女略相近。然彼有所為而為,故僅得逭誅;此無所為而為,故竟能成道。天上無不忠不孝之神仙,斯言諒哉。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七 姑妄聽之三》,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節婦

東光縣的馬節婦,是我妻子家的親戚。她不到二十歲就守了寡,既無公婆兄弟,也無子女。她生活困苦,住在一間破屋裏,靠為人縫補漿洗賺點錢糊口。最窮的時候,她賣掉鍋換點糧食,再撿個破瓦盆代鍋做飯。就這樣,她活到八十多歲才去世。我曾為馬氏家族敘家譜,敘到馬節婦這裏,出現了問題:她丈夫的名字,她母親的族氏,早已被人們忘記了。相傳她十一、二歲時,隨母親到了外婆家。而外婆家一向鬧狐仙,當天晚上,狐仙就投擲瓦石擊打窗戶,大肆騷擾。忽然,屋頂上有人厲聲道:「這裏住著貴人,你們不要找死!」狐仙立即停止了喧鬧。然而,馬節婦仍以平民身份終老天年,所謂貴人,難道就是孟子所說的「天爵」嗎?

先師李又聃先生,與馬節婦是同鄉,他曾經為馬節婦作詩一首,那詩中寫道:「早歲吟黃鵠,顛連四十春。懷貞心比鐵,完節鬢如銀。慷慨期千古,凋零剩一身。幾番經坎坷,此念未緇磷(原注:節婦初寡時,還有貧瘠的田地數畝。有人想逼她改嫁,把這點田地掠奪至盡)。震撼驚風雨,撝呵賴鬼神(原注:有一年,一連十幾天下大雨,鄰近人家新造的房屋都垮掉了,節婦一間東倒西歪的破屋竟然沒事)。天原常佑善,人竟不憐貧。稍覺親朋少,羞為乞索頻。一家徒四壁,九食度三旬。絕粒腸空轉,傭針手盡皴。有薪皆掃葉,無甑可生塵。黧面真如鵠,懸衣半似鶉。遮門才破薦(原注:節婦房門破碎,不能修造,用破草席代門,過了十多年),藉草是華茵。只自甘饑凍,翻嫌話苦辛。偷兒嗤餓鬼(原注:有天晚上有個小偷經過節婦屋上,節婦問是誰,小偷大笑道:『我何至於跑進你汝餓鬼的家!』),女伴笑癡人(原注:有一個同巷的貧窮婦女,丈夫死後改嫁一個有錢人家,回娘家時,穿著華麗的衣服來看望馬節婦,說:『你看我現在的享受,你這難道不是太癡了嗎?』)。生死心無改,存亡理亦均。喧闐憑燕雀,堅勁自松筠,伊我欽賢淑,多年共裏闉。不辭歌詠拙,取表性情真。公議存鄉校,廷評待史臣。他時邀紫誥,光映九河濱。」

這首詩是李先生在壬申年,赴京參加進士考試時,住在我家所作的,當時,馬節婦尚在,所以詩中說:「顛連四十春。」詩的風格酷似白居易。現在,我敬錄於此,一來是為了宣揚節婦的賢德,二來為保存先師的遺墨。後來,我的岳父馬周籙先生見到了此詩,便獻出良田三百畝,為馬節婦立後嗣,並請求朝廷旌表,這或許也是這首詩篇感染的結果吧!

【原文】

東光馬節婦,余妻黨也。年未二十而寡,無翁姑兄弟,亦無子女。艱難困苦,坐臥一破屋中,以浣濯縫紉自給,至鬻釜以易粟,而拾破瓦盆以代釜。年八十餘,乃終。餘嘗序《馬氏家乘》,然其夫之名字,與母之族氏,則忘之久矣。相傳其十一二時,隨母至外家。故有狐,夜擲瓦石擊其窗,聞屋上厲聲曰:「此有貴人,汝輩勿取死!」然竟以民婦終,殆《孟子》所謂「天爵」歟?先師李又聃先生與同裏,嘗為作詩曰:「早歲吟黃鵠,顛連四十春。懷貞心比鐵,完節鬢如銀。慷慨期千古,凋零剩一身。幾番經坎坷,此念未緇磷(即婦初寡時,尚存田數畝,有欲迫之嫁者,侵淩至盡。)。震撼驚風雨,撝呵賴鬼神(一歲,霖雨經旬,鄰屋新造者皆圮,節婦一破屋,支柱欹斜,竟得無恙。)。天原常佑善,人竟不憐貧。稍覺親朋少,羞為乞索頻。一家徒四壁,九食度三旬。絕粒腸空轉,傭鍼手盡皴。有薪皆掃葉,無甑可生塵。黧面真如鵠,懸衣半似鶉。遮門纔破薦(屋扉破碎不能葺,以破薦代扉者十餘年。),藉草是華茵。只自甘饑凍,翻嫌話苦辛。偷兒嗤餓鬼(夜有盜過節婦屋上,節婦呼問,盜大笑曰:「吾何至進汝餓鬼家!」),女伴笑癡人(有同巷貧婦再醮富室,歸寧時華服過節婦曰:「看我享用,汝豈非大癡耶!」)。生死心無改,存亡理亦均。喧闐憑燕雀,堅勁自松筠。伊我欽賢淑,多年共裏闉。不辭歌詠拙,取表性情真。公議存鄉校,廷評待史臣。他時邀紫誥,光映九河濱。」蓋先生壬申公車主餘家時所作。故僅雲「顛連四十春」。詩格絕類香山。敬錄於此,一以昭節婦之賢,一以存先師之遺墨也。後外舅周籙馬公見此詩,遂割腴田三百畝,為節婦立嗣,且為請旌。或亦諷諭之力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司業鏡

朱介如說:他曾因中暑昏迷,覺得忽然來到一個曠野中,涼風颯爽,極為舒服。然而四周沒有路,不知往哪兒去。遠遠地望見幾十個人在前面走,便跟在後面。走到一個衙門,他也跟著那些人往裏走。只見殿閣寬敞,左右都是長廊,小吏雜役來回奔走,好像有大官要坐堂。有一個小吏忽然拉住他的手說:「你怎麼到了這兒?」一看,卻是亡友張恒照。他這才明白這兒是地府。於是他告訴亡友迷了路。張恒照說:「活人的魂錯跑到這裏,常常有這種事,閻王見了也不怪罪,不過也難免要審問幾句。不如且坐在我的廊屋裏,等到退了堂,我再送你。我也想問問家裏的事。」

他坐了不大一會兒,閻王已升堂。他從窗縫偷看,發現同來的幾十個人都按順序受審,聽不大清說什麼。唯有一人昂首爭辯,好像不服罪。閻王抬起胳膊一揮,殿左邊忽然出現一個大圓鏡,周長有一丈多。鏡子裏出現一個女子,被反綁著挨鞭打。不一會兒,似電光一閃,鏡中又出現一個女子,忍淚躺在床上被玷污的景象。這人叩頭說:「伏罪。」隨即便被拖走了。過了好一會兒,退了堂,張恒照來問子孫的近況。朱介如大略說了一下,張恒照揮手道:「不要再講了,只能叫人心煩意亂。」朱介如問剛才看見的鏡子是不是所謂的『業鏡』?張恒照說:「是的。」

朱介如問,有原形鏡子才能照出來,這個鏡子沒有原形,怎麼能照出像來?張恒照答:「人鏡照形,神鏡照心。人做了一件事,心裏都明白。既然明白,心裏就有這件事。心裏有這件事,心中就有這件事的像。所以,一照就完全顯現出來了。如果無意中做了錯事,他自己也不知道,則照不出來。心中沒有這件事,就沒有這件事的像。地府斷案,只根據有心無心來分辨善惡,你要明白。」朱又問神鏡怎麼能照心?張恒照答:「心是不可見的,它要附著一定的物體而顯現。人死了,人的體魄和性靈相互分離,體魄要腐朽消散,性靈則還存在。它像一盞光亮熒熒的燈,外部沒有陰影遮掩,內部也空徹透明,內外都是晶瑩透徹的,所以裏面絲毫的跡象都會清楚地顯現,」

張恒照說完,便急急地拉著朱介如走,朱介如覺得自己身體忽高忽下,如隨風飛舞的枯葉。忽然驚醒,他已躺在臥榻上。這事發生在乾隆九年七月,怪不得他參加鄉試來晚了,他便詳細跟我講了這件事。

【原文】

朱介如言,嘗因中暑眩瞀,覺忽至曠野中,涼風颯然,意甚爽適。然四顧無行跡,莫知所向。遙見數十人前行,姑往隨之。至一公署,亦姑隨入。見殿閣宏敞,左右皆長廊,吏役奔走,如大官將坐衙狀。中一吏突握其手曰:「君何到此?」視之,乃亡友張恒照。悟為冥司,因告以失路狀,張曰:「生魂誤至,往往有此。王見之亦不罪,然未免多一詰問。不如且坐我廊屋,俟放衙,送君返,我亦欲略問家事也。」入坐未幾,王已升座。自窗隙竊窺,見同來數十人,以次庭訊,語不甚了了。惟一人昂首爭辯,似不服罪。王舉袂一揮,殿左忽現大圓鏡,圍約丈餘,鏡中現一女子反縛受鞭像;俄似電光一瞥,又現一女子忍淚橫陳像。其人叩顙曰:「伏矣。」即曳去。良久放衙,張就問子孫近狀,朱略道一二。張揮手曰:「勿再言,徒亂人意。」因問:「頃所見者,業鏡耶?」曰:「是也。」問:「影必肖形,今無形而現影,何也?」曰:「人鏡照形,神鏡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故一照而畢現也。若無心作過,本不自知,則照亦不見。心無是事,即無是象耳。冥司斷獄,惟以有心無心別善惡,君其識之。」又問:「神鏡何以能照心?」曰:「心不可見,緣物以形。體魂已離,存者性靈。神識不滅,如燈熒熒。外光無翳,內光虛明,內外瑩澈,故纖芥必呈也。」語訖,遽曳之行。覺此身忽高忽下,如隨風敗籜。倏然驚醒,則已臥榻上矣。此事在甲子七月,怪其鄉試後期至,乃具道之。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某孝悌

我又曾聽說窪東有個姓劉的人,他有個弟弟,甚得母親疼愛,可劉某對弟弟的關心之情,不曾稍減。弟弟不幸身染重病,母親憂心如焚,廢寢忘食。而劉某則為弟弟請醫治病,甚至賣掉了孩子購買醫藥。他曾對妻子說:「如果弟弟救不活了,母親也就到了絕境,那樣的話,倒不如我替弟弟去死。」妻子聽了,十分感動。為了救弟弟,劉某連她的貼身的衣服都賣了,她也沒有怨言。弟弟病危,劉某夫婦晝夜哭守在床邊。

有個要飯的夜間住在土地廟裏。這天,他聽見一個小鬼兒問土地爺:「劉某夫婦輪流守著他弟弟,他們頭上有神光照射,我們一時不能靠近,眼看就要耽誤了日期,怎麼辦呢?」土地爺說:「兵家所謂『聲東擊西』,你們明白其中的道理嗎?」第二天,母親在灶間突然暈倒,劉某夫婦急忙跑過去搶救。母親終於甦醒過來,可弟弟卻咽了氣。這就是小鬼兒所施的奪命之計啊

後來,劉某夫婦都活到了八十多歲才死去。奴僕劉琪的女兒,嫁到了窪東,她聽當地的父老們說,劉某除了侍奉母親之外,做什麼事都笨得像頭牛。有人告訴他某某忤逆不孝,他馬上掉過頭去愛搭不理地說:「世上怎麼會有這種人?人間怎麼會有這種事?請你不要造謠了。」他的癡呆之舉,大致如此,被人傳為笑柄。元代人曾有作《王彥章墓》一詩,詩中寫道:「誰信人間有馮道?」說的正是此意啊

【原文】

又聞窪東有劉某者,母愛其幼弟,劉愛弟更甚於母。弟嬰痼疾,母憂之,廢寢食。劉經營療治,至鬻其子供醫藥,嘗語妻曰:「弟不救,則母可慮,毋寧我死耳!」妻感之,鬻及衵衣,無怨言。弟病篤,劉夫婦晝夜泣守。有丐者夜棲土神祠,聞鬼語曰:「劉某夫婦輪守其弟,神光照爍,猝不能入,有違冥限,奈何?」土神曰:「兵家聲東而擊西,汝知之乎?」次日,其母灶下卒中惡。夫婦奔視,母蘇而弟已絕矣。蓋鬼以計取之也。後夫婦並年八十餘乃卒。奴子劉琪之女,嫁於窪東,言聞諸故老曰:「劉自奉母以外,諸事蠢蠢如一牛。有告以某忤其母者,劉掉頭曰:『世寧有是人?人寧有是事?汝毋造言!』其癡多類此,傳以為笑。」不知乃天性純摯,直以盡孝為自然,故有是疑耳!元人王彥章墓詩曰:「誰信人間有馮道」,即此意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而見謗

大學士嵩輔堂說:海澱有個給富貴人家守墳的人,偶然見到幾條狗追一隻狐狸,狐狸已被撕咬得滿身是血了。守墳人可憐它,就拿棍棒將狗打散,把它給救了下來,提到屋裏,等它緩過勁兒來,才又將它送回曠野,放它離去。

幾天之後的一個夜晚,有個女子敲門而入,只見她服飾華貴,容貌絕倫。守墳人十分訝異,忙問她來自何方。女子拜了兩拜說:「我本是狐女,那日遇上大難,蒙您搭救,得以再生,如今,特來侍候您的起居,以報答您的救命之恩。」守墳人覺得她沒有惡意,所以收留了她。狐女每日往來,與守墳人親熱。兩個月過去了,守墳人日漸消瘦,但是,他仍深愛狐女,沒有產生絲毫疑慮。

一天晚上,二人正要睡下,忽聽窗外有人喊道:「阿六,你這小賤人!我養傷剛剛痊癒,還沒來得及報恩,你竟敢冒名頂替,迷惑郎君,致使他身患重病。倘有不測,咱們狐族定會認為我忘恩負義,到那時,我恐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雖然壞事是你幹的,但郎君曾經救過我,如果坐視不管,我又怎能心安呢?今天,我帶著姐妹們要來殺你了。」那個狐女聽完這話,吃了一驚,爬起來想要逃走,早有幾個女子破門而入,連踢帶打,當場把她擊斃了。

守墳人見此情景,暴跳如雷,後來的狐女反復解釋,他始終都聽不進去,索性拔刀躍起,要為死去的狐女報仇。後來的這位狐女有口難辯,只得痛哭一場,越牆而去。從那以後,每當守墳人提起這件事,都憾恨不已。這可以說是「忠心而遭到譭謗,誠實而遭到懷疑了。」

【原文】

嵩輔堂閣學言,海澱有貴家守墓者,偶見數犬逐一狐,毛血狼藉。意甚憫之,持杖擊犬散,提狐置室中。俟其蘇息,送至曠野,縱之去。越數日,夜有女子款扉入,容華絕代。駭問所自來,再拜曰:「身是狐女。昨遘大難,蒙君再生,今來為君拂枕席。」守墓者度無惡意,因納之。往來狎昵兩月餘,日漸瘵瘦,然愛之不疑也。一日,方共寢,聞窗外呼曰:「阿六賤婢!我養創甫癒,未即報恩,爾何得冒托我名,魅郎君使病?脫有不諱,族黨中謂我負義,我何以自明?即知事出於爾,而郎君救我,我坐視其死,又何以自安?今偕姑姐來誅爾!」女子驚起欲遁,業有數女排闥入,掊擊立斃。守墓者惑溺已久,痛惜恚忿,反斥此女無良,奪其所愛。此女反覆自陳,終不見省。且拔刃躍起,欲為彼女報冤。此女乃痛哭越牆去。守墓者後為人言之,猶恨恨也。此所謂「忠而見謗,信而見疑」也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避雷擊

周密庵說:他同族中有個寡婦,撫養著一個兒子,已經十五、六歲了。一天,見一個老頭帶著個女兒,又冷又餓,精疲力盡,再也走不動了。老頭說願意把女兒送給人作童養媳。那女孩長得端端正正,老寡婦用一千文錢作聘禮,雙方寫好婚約,那老頭住了一晚便走了。女孩雖瘦弱,而善於料理家務,打水舂米樣樣都能幹,針線活又好,寡婦家靠她過上了小康生活。她侍候婆婆十分盡心,凡是婆婆想的事情,她總是不待吩付就做了。她照料婆婆的飲食起居,也十分周到,一夜往往要起來三、四次。遇上婆婆生病,她便天天守護在床頭,十天半月不闔眼。婆婆對她比對自己的兒子還喜歡。

婆婆病死後,她拿出幾十兩銀子給丈夫,讓丈夫買棺材做壽衣。丈夫問她錢是從哪裡來的,她低頭猶豫了好久,才說:「實話告訴你,我是一隻躲避雷擊的狐狸。凡是狐將受到雷擊,只有品德高尚、地位顯赫的人才能庇護它們避免,然而,一時間很難遇到這樣的人,遇到了他們,周圍又往往有鬼神保護著,不能靠近。除此之外,只有早早行善,積下功德,也可以避免,然而行善積德不容易,積點小小的善德也不足以度過大的劫難。因此,我變為你的妻子,勤勤懇懇侍候婆婆。現在靠婆婆的庇佑,我得以免遭上天的懲罰,所以要隆重地厚葬婆婆,來報答她的恩情,你還要懷疑什麼呢?」她的丈夫本是個膽小怕事的人,聽了這話,又驚又怕,竟不敢再與她住在一起,她只好哭著離去。以後每逢祭祀掃墓的日期,婆婆墳上必定先有人燒過紙錢澆過酒,懷疑也是狐女做的。

我說,這狐女只是善於利用人來逃避死亡,並不是真心愛戴婆婆。然而,儘管是有個人目的而做這些事,仍然得到了神靈的寬恕,可見孝道確實是最重要的品德。

【原文】

周密庵言,其族有孀婦,撫一子十五六矣。偶見老父攜幼女,饑寒困憊,踣不能行,言願與人為養媳。女故端麗,孀婦以千錢聘之。手書婚帖,留一宿而去。女雖孱弱,而善操作,井臼皆能任,又工鍼黹,家藉以小康。事姑先意承志,無所不至;飲食起居,皆經營周至,一夜往往三四起。遇疾病,日侍榻旁,經旬月,目不交睫。姑愛之乃過於子。姑病卒,出數十金與其夫使治棺衾。夫詰所自來,女低回良久,曰:「實告君,我狐之避雷劫者也。凡狐遇雷劫,惟德重祿重者,庇之可免。然猝不易逢,逢之又皆為鬼神所呵護,猝不能近。此外惟早修善業,亦可以免。然善業不易修,修小善業亦不足度大劫。因化身為君婦,黽勉事姑。今藉姑之庇,得免天刑,故厚營葬禮以申報,君何疑焉?」子故孱弱,聞之驚怖,竟不敢同居。女乃泣涕別去。後遇祭掃之期,其姑墓上必先有焚楮酹酒跡,疑亦女所為也。是特巧於逭死,非真有愛於其姑。然有為為之,猶邀神福,信孝為德之至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謗得報

村子裏有個年輕人,無緣無故跑去挖妻子的墓,幾乎要挖到棺材了。許多耕種的人,見他一邊罵一邊挖,以為他發了瘋,便來勸阻。他什麼也不說,但被大家拉著不能再挖了,便恨恨地走了。大家都猜不出什麼原因。第二天,一個放牧人忽然來到墓前,發瘋地打著自己的嘴巴道:「你播弄是非,離間了許多骨肉,如今,還要誣陷黃泉之下的人。我已得到神的允許,饒不了你。」於是他細述事情始末,咬斷舌頭死了。原來這個年輕人倚仗自己力大膽大,洋洋得意,自以為了不起,從不把同村人放在眼裏。放牧的人氣不過,便大肆造謠說:「有人說某某家門風不正,我還不信。昨天夜裏偶然過某某妻的墳地,聽見樹林裏嗚嗚有聲,藏在草叢裏偷看。只見月光下有七、八個黑影來到墓前,和某某的妻子坐在一起調笑,淫聲浪語,可見人們說的一點不錯。」有人告訴了那個年輕人。年輕人信以為真,便有了挖墓那一幕,放牧的正以為計謀成功,不料鬼神有靈,小人奸險狡詐,自作自受是應該的。但那年輕人過分盛氣淩人,才招致這場禍,所以,君子不要把自己淩駕於別人之上。

【原文】

裏有少年,無故自掘其妻墓,幾見棺矣。時耕者滿野,見其且詈且掘,疑為顛癇,群起阻之。詰其故,堅不肯吐。然為眾手所牽制,不能復掘,荷鍤恨恨去,皆莫測其所以然也。越日,一牧者忽至墓下,發狂自撾曰:「汝播弄是非,間人骨肉多矣,今乃誣及黃泉耶?吾得請於神,不汝貸也。」因縷陳始末,自齧其舌死。蓋少年恃其剛悍,顧盼自雄,視鄉黨如無物。牧者惎焉,因為造謗曰:「或謂某帷薄不修,吾固未信也。昨偶夜行,過其妻墓,聞林中鳴鳴有聲,懼不敢前。伏草間竊視,月明之下,見七八黑影至墓前,與其妻雜坐調謔,媟聲豔語,一一分明。人言其殆不誣耶?」有聞之者以告少年。少年為其所中,遽有是舉。方竊幸得計,不虞鬼之有靈也。小人狙詐,自及也宜哉。然亦少年意氣憑陵,乃招是忌。故曰:「君子不欲多上人。」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輕佻受懲

交河人及友聲說:有個農家之子,頗為輕佻。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鄰村的一位女子,就站下來傻呆呆地盯著人家,嘻皮笑臉地打算上前挑逗。正巧,有幾位到田間送飯的人約那女子一同回家,他也只好作罷。過了幾天,他又在途中與那女子相遇。那女子騎在一頭小母牛背上,一邊走,一邊回頭看他,目光中流露出絲絲情意。農家子驚喜萬分,急忙尾隨而行。當時,正是下過一場大雨之後,遍野都是積水,可小母牛卻行走如飛。農家子緊緊跟隨,一路坷坷絆絆,頻頻跌跤,渾身上下沾滿了泥水。好不容易到了那女子的家門外,他累得幾乎快要斷氣兒了。等到女子從牛背上下來,農家子忽然覺得她模樣有些不對勁兒,仔細一看,原來是個老頭子。他驚疑不定,恍恍惚惚仿佛是在夢中。那老頭子見他在一旁呆立,奇怪地問:「你是什麼人,到此有何貴幹?」他無言以對,只好詭稱自己迷了路,然後,慌忙轉身,踉踉蹌蹌逃回了家。第二天,他家門前的一棵老柳樹,被削去了三尺多長的一塊樹皮,露出的白色樹幹上,寫著幾個大字道:「私窺貞婦,罰行泥濘十里。」他這才知道,自己是被鬼魅戲弄了。鄰居們對此事感到奇怪,一再追問,他見瞞不住,只好照實講了事情的經過,最後,挨了老爹幾次狠打。他悔恨不已,從此竟然改邪歸正。鬼魅此行雖屬惡作劇,卻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友聲又說:有個人看見一隻狐狸睡在樹下,就拋擲瓦片打它,沒有打中。瓦片掉在地上,「嘩啦」一聲摔碎了,狐狸被這聲音驚醒,一溜煙逃走了。這人若無其事地向家中走去,一進院門,忽然發現自己的媳婦吊在樹上。他驚恐萬分,大聲呼救。他的媳婦由屋內狂奔而出,而樹上吊著的那人卻不見了。只聽屋簷上有人大笑道:「讓你也吃一驚。」這個故事,足以使輕佻隨便之徒引以為戒了。

【原文】

交河及友聲言,有農家子,頗輕佻。路逢鄰村一婦,佇目睨視。方微笑挑之,適有饁者同行,遂各散去。閱日,又遇諸途,婦騎一烏牸牛,似相顧盼。農家子大喜,隨之。時霖雨之後,野水縱橫,牛行沮洳中甚速。沾體濡足,顛躓(音致。噘也。)者屢,比至其門,氣殆不屬。及婦下牛,覺形忽不類;諦視之,乃一老翁。恍惚驚疑,有如夢寐。翁訝其癡立,問:「到此何為?」無可置詞,詭以迷路對。踉蹌而歸。次日,門前老柳削去木皮三尺餘,大書其上,曰:「私窺貞婦,罰行泥濘十裏。」乃知為魅所戲也。鄰裏怪問,不能自掩,為其父箠幾殆。自是愧悔,竟以改行。此魅雖惡作劇,即謂之善知識可矣。友聲又言,一人見狐睡樹下,以片瓦擲之,不中。瓦碎有聲,狐驚躍去。歸甫入門,突見其婦縊樹上,大駭呼救。其婦狂奔而出,樹上縊者已不見。但聞簷際大笑曰:「亦還汝一驚。」此亦足為挑達者戒也。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六 姑妄聽之二》,紀昀著)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