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入輪回

宋蒙泉說:孫峨山先生,曾在高郵的船中臥病不起。忽然覺得似乎上岸散步,並感到很輕鬆爽適。不一會兒,有人領他向前走,他恍恍惚惚地忘記為什麼要向前走,也沒多問。接著來到一戶人家,門庭豪華,院落清潔。漸漸走入內室,見一少婦正在分娩。他想退避,被領他的人從背後拍了一掌,就昏迷不醒人事了。等過了好久,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身形已經縮小,躲在繈褓中間。心裏明白這是已經轉生,無可奈何了。一想說話,就覺得寒氣從囟門向內鑽,說不出來。他環視室中,室中的家俱器物和對聯書畫,都十分清楚。到第三天的時候,婢女抱著他洗澡,失手掉在地上,他就又失去了知覺。醒來的時候,仍舊臥病船上。家人說,他已經氣絕三天,只是因為四肢柔軟,心膈還溫,才沒敢入殮。孫峨山先生急忙索取一紙,寫出自己的見聞,派人沿他所走的路線,去那戶他曾轉生的人家,告訴主人不要笞打婢女。然後,又慢慢地為家人詳述了事情的經過。當天他的病就徹底好了,於是便親自前往他曾轉生的人家,見到婢女等人都如同老相識一樣。這家主人老年無子,與孫峨山先生相對惋惜歎息,並稱奇異。

近年通政夢鑒溪也有類似事情,也記得前往道路和出生門戶。事後前去訪問,果然該家當天生兒立即死去。不久前在直廬,內閣學士圖時泉對其情況作過詳細敍述,大抵與峨山先生的情況相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峨山先生記得前往轉生的情況,不記得返回時的情況;夢鑒溪則往返情況都很清楚,而且途中遇見了他已經去世的夫人,到家入室時見到夫人與女兒共坐。

佛家關於輪回轉生的學說,是儒家避而不談的。而實際上轉生的事往往就有,前因後果,道理上自然沒有錯。只是峨山、鑒溪二位先生,暫時進入輪回,隨後,又返歸了本體,無緣無故地現出了這麼個輪回轉生的泡影,就不可按佛家通常的輪回之說進行解釋了。六合(天、地、四方)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姑且可存疑,唯暫不追究。

【原文】

宋蒙泉言:孫峨山先生,嘗臥病高郵舟中。忽似散步到岸上,意殊爽適。俄有人導之行,恍惚忘所以,亦不問。隨去至一家,門徑甚華潔。漸入內室,見少婦方坐蓐。欲退避,其人背後拊一掌,已昏然無知。久而漸醒,則形已縮小,繃置錦繈中。知為轉生,已無可奈何。欲有言,則覺寒氣自顖門入,輒噤不能出。環視室中,幾榻器玩及對聯書畫,皆了了。至三日,婢抱之浴,失手墜地,複昏然無知,醒則仍臥舟中。家人雲,氣絕已三日,以四肢柔軟,心膈尚溫,不敢殮耳。先生急取片紙,疏所見聞,遣使由某路送至某家中,告以勿過撻婢。乃徐為家人備言。是日疾即愈,徑往是家,見婢媼皆如舊識。主人老無子,相對惋歎,稱異而已。

近夢通政鑒溪亦有是事,亦記其道路門戶。訪之,果是日生兒即死。頃在直廬,圖閣學時泉言其狀甚悉,大抵與峨山先生所言相類。惟峨山先生記往不記返。鑒溪則往返俱分明,且途中遇其先亡夫人,到家入室時見夫人與女共坐,為小異耳。案輪回之說,儒者所辟。而實則往往有之,前因後果,理自不誣。惟二公暫入輪回,旋歸本體,無故現此泡影,則不可以理推。「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闕所疑可矣。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紀昀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為善最樂 的頭像
    為善最樂

    說好話 做好事 存好心{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