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節自克

交河縣為一位守節的寡婦女建了牌坊,親戚們都來了,有一位表姐妹從小就和她戲謔,開玩笑地說:「如今你是守節到白頭,不知道在這四十年的歲月中,面對晨花夕月,你能不動一點心嗎?」節婦回答:「人不是草木,哪能沒情?但我覺得不能越禮,不能負義,因此能夠克制自己,不做違背禮義的事。」有一天是清明節,祭掃墳墓完畢,這位節婦忽然感到眩暈,喃喃地說起胡話來。人們將她攙扶回家,到了夜間,才清醒過來。她對兒子說:「剛才恍惚中看見了你父親。他說不久就要來接我,還說了很多安慰我的話,說人世間的所做所為,鬼神沒有不知道的。幸好我這一生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不然,有何臉面在九泉之下去與他相見!」過了半年,她果然死去了。這是舉人王梅序對我說的。

王梅序評論說:「佛教要人戒除意念中的惡,這是剷除邪惡的根本工夫。不是品行高尚的人就做不到這一點。普通人各種關係交叉纏繞,什麼念頭沒有?只因有所畏懼,而不敢亂來。能做到這一點,也可以算作是有品德的人了。這個節婦的子孫,有點忌諱別人講節婦所說的話,所以,我也不敢披露他們的姓名和家族。但是她的話光明磊落,如同白日青天,正所謂純潔高尚,毫不隱藏,又何必忌諱呢?」

【原文】

交河一節婦建坊,親串畢集,有表姊妹自幼相謔者,戲問曰:「汝今白首完貞矣,不知此四十餘年中,花朝月夕,曾一動心否乎?」節婦曰:「人非草木,豈得無情。但覺禮不可逾,義不可負,能自制不行耳。」一日,清明祭掃畢,忽似昏眩,喃喃作囈語,扶掖歸,至夜乃蘇。顧其子曰:「頃恍惚見汝父,言不久相迎,且勞慰甚至,言人世所為,鬼神無不知也。幸我平生無瑕玷,否則黃泉會晤,以何面目相對哉?」越半載,果卒。此王孝廉梅序所言。梅序論之曰:「佛戒意惡,是鏟除根本工夫,非上流人不能也。常人膠膠擾擾,何念不生?但有所畏而不敢為,抑亦賢矣。此婦子孫,頗諱此語。餘亦不敢舉其氏族。然其言光明磊落,如白日青天,所謂皎然不自欺也,又何必諱之?」

(節錄自《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一 槐西雜志一》,紀昀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為善最樂 的頭像
    為善最樂

    說好話 做好事 存好心{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為善最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